編輯手札

  近年來,偶爾就會出現為愛殺人或是自殺的社會 新聞。   愛欲,原是天性,本無善惡,但若不管不顧,也 可能釀出不幸,不可不慎。本期《愛生苦生》一文, 講述佛法對愛的認識,「愛就是染著,染著即是執 持,執持即不捨,所以眾生許許多多的痛苦,都因此而 起。像有些情變的男女,無法接受、面對將逝的愛情, 認為是對方背叛自己,故不能冷靜對待,尊重對方選 擇伴侶的權利,因此寧願將情人殺死,然後自殺,也 不願失去愛侶,讓其投入別人的懷抱。這種由愛生恨 殺人、自殺的行為,都是因對愛情過分染著而產生。 所以,佛陀說:『若愛生時,便生愁慼、啼哭、憂苦、 煩惋、懊惱。』真是一點也不假啊!」若對單一對象的 愛,執念太深、染著過重,無常迅速,一旦失去,必 定也將更苦。若能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轉小愛為大 悲大愛,才是善用愛欲本能最好的途徑。   佛陀教法《三十七道品》中,四如意足(四神 足),最讓人陌生,也最容易被忽略。然而,「四念處 是修智慧,四正勤是修正精進;精進能使智慧增長, 再進一步,以『欲、進、念、慧』四如意足,攝心於 定,以達定慧等持。佛陀以四如意足教導弟子趣向寂 滅之法,行者心中先對善法生起堅定之欲求,以此勇 猛精進,專注深入。透過專注的殊勝心行,持續不斷 地精進,即能斷除煩惱,令善法皆能如意滿足,趣向 寂滅之道。」因此,本期專題討論的《四如意足》,亦 是行者不該忽略,且應慎重修習的課題。

第 卷.第 期

39

1

人乘佛教宗旨 推行人乘佛教 弘揚佛教真理 淨化社會人心 發揮慈悲濟世 建設人間淨土 創造人類幸福

目次 法雨甘露

什麼叫三學 ............................................................................. 聖開導師 4 般若講堂

愛生苦生.........................................................................................淨一 6 處處結法緣 ........................................................................... 大願法師 10 企愚禪說

雲散水流去,寂然天地空 ....................................................... 蔡日新 14 專題:四如意足

四如意足之妙用 ............................................................................ 釋子 18 定慧等持............................................................................... .大願法師 24 捨無明欲 住佛志樂........................................................................退思 31 四神足非神足通 ............................................................................揚旭 34 陌生又熟悉的四足.........................................................................一鉢 38 菩薩行處

小孫女教會我的事 .......................................................................妙珊 43 慶生,完美的開始 .......................................................................退思 46 乘願再來,做人間清道夫 ...........................................................慧芯 48 臥底........................................................................................... 柳成蔭 50 囚禁............................................................................................... 淨昀 52 佛陀不死.................................................................................... 趙德溪 53 南昌居士臺灣行∼師父,我們來了! ..................................... 周小覺 54 南昌居士臺灣行∼大俠的斗笠 ....................................................魏偉 60 南昌居士臺灣行∼又一次,錯過臺灣 ........................................黃清 63 浪子回頭的感恩 .......................................................................... 淨悅 110 無患子.......................................................................................... 智潭 112 藝海禪舟

香華雲聚十方界 心地莊嚴遍馨香∼林貴幸的花藝供養 ...... 李若

2

65

佛子童心

千江有水千江月 .......................................連寶猜 78 竹窗選讀

人乘菩薩道 人乘佛子 乘人之乘 行菩薩道 直達佛地

預了.............................................................. 吳泥 80 圖說菜根譚

聞逆耳言 懷拂心事 ..................................... 小童 82 一方禪寄

封面、封底:林貴幸花藝作品

事不掛心•心不掛事/念力 ........................ 赤子 84 成語佛源

想入非非...................................................... 徐偉 86 醍醐養生

糖漬蜜柑水羊羹 .......................................葉淑秀 91 活動報導

民國六十八年十月創刊 出版者:人乘佛刊雜誌社 創辦人:聖開導師 發行人:李文達(釋大願) 社長:胡靖宇 總編輯:張碧員

在地藏院的幸福農禪 .............................. 陳綉香 95

編輯特助:羅麗卿

歡喜兒新天堂

美術設計:徐偉

南投啟智教養院參訪記 .................................... 淨綺 99

特約作家:蔡澤生、李清波、李若茞

暑期「幸福童子成長園」報導 ................ 覺懺 103

李佛、吳泥、一缽

暑期青少年學佛園

美編特助:李若茞、明月

融入環保教育的歡樂一日營......................... 釋大耕 107

攝影:釋果磐、淨雨、陳英文

佛學英文教室

師父上人法語(29) ......... 蔡澤生、Judy Chen 114 慈光之聲 頒發一○六年度中小學畢業生獎助學金

光明永遠照耀著你 .....................................果穗 118 慈光山人文獎 106年度大專學生獎助學金申請辦法 ........................ 121

電話:(049)2896352.2896025 傳真:(049)2898193 社址:55541台灣南投縣魚池鄉東池村 東興巷24-8號 ADDRESS: NO.24-8 TONG-HSING LANE, TONG-CHIH VILLAGE, YU-CHIH HSIANG, NAN-TOU COUNTY, TAIWAN, R. O. C.

助印芳名錄 ..........................................................125

法律顧問:趙建興律師 慈光山資訊網網址電子報: http://www.zgs.org.tw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郵撥帳戶:人乘佛刊雜誌社 第0209280-2號 印 刷 者:中原造像股份有限公司 行政院新聞局局版台誌字第2126號 中華郵政中台字第15號執照登記為 雜誌交寄

第 卷.第 期

39

1

什麼叫三學 文◎聖開導師 圖◎映芊

    所 謂「三 學」,乃 「 戒、定、慧 」三 無 漏 學。凡是學佛的人,在因 地 修 行,都 應 通 學 此 三 者:     一、戒 學:只 有 持 戒,才 能 防 止 身 心 的 一 切過失。一個人要是沒有過錯,即無憂患,而得清涼和安穩 快樂,所以戒又名曰「清涼」。凡人不持禁戒者,行為必亂, 常被「身、口、意」之不淨三業的炎火所焚,苦不堪言。只要 能持禁戒,可以防非止惡,防患於未來,所以能得徹底的清 涼也。   二、定學:定是禪定,能使人靜慮澄心,止心於一境, 不使散動。定分二種:   1、乃生得之散定:欲界的有情眾生,亦有此定;是與心 相應而起,專注於所對之境的作用。   2、是修得的禪定:乃色界、無色界心地之作用,必須勤 於修習,方得有之;如修六度中的禪定波羅蜜就是。   三、慧學:慧是智慧,唯有智慧,才能正確的觀察判 斷,了解真理,而斷妄惑。智與慧雖為通名,然而仔細的研 究,亦有差別:

4

  1、達於有為的事相為智。   2、達於無為的空理為慧。

境,知選擇,斷疑惑,離得失,決定真理者,就是慧。   上舉三學,戒學為「律藏」之所詮釋,定學為「經藏」

法 ◎雨甘露 ◎

  再問:什麼叫慧?依《唯識論》的說法,對於所觀之真

之所詮釋,慧學為「論藏」之所詮釋;依戒生定,因定發慧, 依慧而斷除諸惡,證得佛法的真理。由人乘乃至菩薩乘之五 乘修學行人,皆不能離此三者而學佛,戒、定、慧可由有漏 而至無漏,故謂之為「三無漏學」。   佛陀在祇樹給孤獨園時,對比丘們說:「學佛復有三 學,乃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   所謂三增上學者:   一、增上戒學:學佛的人,具足律儀,端正威儀,行、 住、坐、臥,光明覺照,見微細罪責,則生畏懼,而成就增上 戒學。   二、增上意學:學佛的人,當離欲及一切惡不善法,乃 至行、住、坐、臥,均不離定,而成就增上意學。   三、增上慧學:學 佛的人,當知苦、集、 滅、道,了 達 世 事 無 常,為了離苦得樂,即 得 慧 解 脫,至 超 凡 入 聖,而成就增上慧學。

5

第 卷.第 期

39

1

愛生苦生 文◎淨一 圖◎聿瑩

  有一梵志,獨生一子,對他非常疼愛,視如己命。但很 不幸的是這個兒子說死就死,讓梵志傷心不已,每天到他的 墓前哭泣哀傷,不能自已。   一天,梵志來到佛住的孤獨園,向佛問訊後,一副悲哀 的樣子在另一面坐下。   世尊見了,問他為什麼心不自在,滿面愁容呢?   梵志說:「我怎麼會心安自在呢?因為小兒死了,我每 思及此就非常哀痛,食不知味,睡不安枕,做任何事都提不 起勁了。」   佛說:「真是這樣啊!人若生起了愛,愁慼、啼哭、憂 苦、煩惋、懊惱,也就跟著產生了。」   梵志說:「瞿曇!您怎麼說若愛生時,便生愁慼、啼 哭、憂苦、煩惋、懊惱呢?您應該知道愛生時,是生喜心、 樂心才對。」   雖經佛陀再三告知,若愛生時,便生愁慼、啼哭、憂 苦、煩惋、懊惱,但梵志仍然認為是生喜樂心才對。   言不投機,梵志乃不高興的離佛而去,來到市區有人博 戲的地方,向他們訴說與佛的對話。結果,這些人與他的見 解一致,認為愛生時,理當是生喜樂心。梵志得到認同,頻 頻點頭,高興回去。   這種論議輾轉傳布到王宮,波斯匿王聽了就對末利夫人 說。末利夫人聽後對波斯匿王說:「正是如此,若愛生時, 便生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波斯匿王聽皇后如此

6

說,乃對曰:「瞿曇是妳的師父,妳是他的弟子,師父說的,

  末利夫人說:「大王,您若不信,可以自己前往求證,或 是遣使前去也可以啊!」   波斯匿王乃派遣那利鴦伽梵志前去向佛請安,並請問

般 ◎若講堂 ◎

弟子當然認同了。」

佛是否真的如是說:「若愛生時,便生愁慼、啼哭、憂苦、 煩惋、懊惱。」而且要他謹記佛所說的一切,然後回來稟報 他。   那利鴦伽梵志領受王命,來到佛前問訊後,便直接表明 來意。   佛陀對那利鴦伽梵志說:「就像有人深愛的母親死了, 因傷心悲痛過度,精神錯亂,赤身裸體,到處奔走,逢人就問 是否見到自己的母親?由此就可知愛生時,便生愁慼、啼哭、 憂苦、煩惋、懊惱。同理,若是自己的父、兄、姊、妹、兒、 媳命終,也會是同樣的情形。   那利鴦伽,過去有一人婦回娘家,娘家親人逼迫要她改 嫁,婦人不肯,快速逃回夫家,對丈夫說明,要他想辦法解 決。結果,婦人的丈夫因愛妻心切,竟發狂似的說:『我們一 起死吧。』就拿刀殺死太太,然後自殺。所以,以此事故,可 知若愛生時,便生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   那利鴦伽梵志聞佛說後,謹慎記誦,回王宮向波斯匿王 報告說:「大王!沙門瞿曇確實是說:『若愛生時,便生愁 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   波斯匿王聽後,又向末利夫人轉述遣使問佛的經過。末 利夫人向王說:「大王!我問您,您愛鞞留羅大將嗎?」   王答:「我確實愛。」   末利夫人又問:「如果鞞留羅大將有了變故,大王!您 會如何呢?」

7

第 卷.第 期

39

1

  王說:「如果鞞留羅大將有變故的話,我一定會愁慼、 啼哭、憂苦、煩惋、懊惱。」   末利夫人說:「以此事故,知:『愛生時,便生愁慼、啼 哭、憂苦、煩惋、懊惱。』」   末利夫人又問:「大王愛尸利阿荼大臣、愛一奔陀利 象、愛婆夷利童女、愛雨日蓋、愛加尸及拘薩羅國嗎?」   王答:「實愛。」   末利夫人又問:「如果加尸及拘薩羅國有了變故,王會 如何呢?」   王答:「末利,我所具有的五欲之樂,都來自於那兩國, 所以那兩國若有了變異,我可能連命都沒有了,更別說不生 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了。」   末利夫人說:「以此證知,愛生時,便生愁慼、啼哭、憂 苦、煩惋、懊惱。」   末利夫人復說:「大王!您愛我嗎?」   王答:「我非常非常的愛妳。」   末利夫人說:「如果有一天我有了變故,大王!您會如 何呢?」   王答:「我一定會愁慼、啼哭、憂苦、煩惋、懊惱。」   末利夫人又說:「以此事故,知:『愛生時,便生愁慼、 啼哭、憂苦、煩惋、懊惱。』」   波斯匿王經末利夫人再三的善巧方便引導,舉例證明, 終於明白佛所說的道理是真實不虛的,乃向末利夫人說: 「從今以後,沙門瞿曇因此事是我師,我是他的弟子。我今 自皈依於佛、法及比丘眾,唯願世尊受我憂婆塞戒。從今日 起,我終身自皈,乃至命盡。」   ✽✽✽

✽✽✽

✽✽✽

  同樣是面對人的死亡,若對方是自己的至親,如父母、

8

兄弟、夫妻、姊妹、子女,乃至

哭,肝腸寸斷,哀慟不已。若是 至交好友呢?再嚴重也是掬一 把清淚,哀號幾聲,再難過些日

般 ◎若講堂 ◎

親 密 恩 愛 的 情 人,勢 必 悲 傷 痛

子,偶爾想想他也就過去了。初 交淺識者,除了心頭微微一顫, 然後嘆口氣說:「無常啊!」就 沒有下文了。至於不認識的人呢 ?聽而不聞,視而未見,不痛不 癢,什麼反應也沒有。一樣是人 啊!為什麼反應差這麼多呢?唉 !說穿了,還不是只因有愛、無 愛、深愛和淺愛的差別罷了!   愛就是染著,染著即是執持,執持即不捨,所以眾生 許許多多的痛苦,都因此而起。像有些情變的男女,無法接 受、面對將逝的愛情,認為是對方背叛自己,故不能冷靜對 待,尊重對方選擇伴侶的權利,因此寧願將情人殺死,然 後自殺,也不願失去愛侶,讓其投入別人的懷抱。這種由愛 生恨殺人、自殺的行為,都是因對愛情過分染著而產生。所 以,前文佛陀所說:「若愛生時,便生愁慼、啼哭、憂苦、煩 惋、懊惱。」真是一點也不假啊!   《增壹阿含經》說:「怨憎、恩愛,此二法由愛興,由愛 生,由愛成。當學除其愛,不令使生。」愛生,一切苦生。愛 欲使人患得患失,得不到的費盡心思,想盡辦法欲得;得而 畏失,讓人怕這、懼那,罣礙此、煩惱彼,終日膽顫心驚,活 的很不自在。欲離苦得樂,生活自在,且讓我們依佛所囑: 「當學除其愛,不令使生。」

9

第 卷.第 期

39

1

處處結法緣 文◎大願法師

  台灣佛教興盛,素食餐廳林立,從都市到鄉下,都有素 食可吃。出家人到餐廳用餐,買單時,老闆常會如是說道: 「法師,我們供養;或打八折、對折,結個法緣;或有人見法 師用餐,悄悄地供養。」

吃飯請進,化緣免談   隨著台商西進的步伐,這些台式素食餐館也開到大陸, 開拓素食市場的同時也倡導台灣的素食文化。漸漸地,一些 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寧波等地,開始有素食餐廳開業。 近年來,大陸學佛風氣漸開,由此應運而生的素食餐廳也在 一些城市陸續開業,較以前方便了許多。   談起結法緣,正如經典所云:「未成佛,先結人緣。」 筆者喜與人結善緣、好緣、法緣、佛緣,每次到大陸參訪, 都會準備台灣高山茶等伴手禮,每到一座寺院就供養常住, 多年來已結下不少法緣。   早年,大陸鮮少有人學佛,對佛教信仰不清楚,常誤解 出家人只是上門化緣的和尚,對出家人不敬。2005年4月,到 湖南長沙,找了一家小吃店,老闆躺在門口看報紙,看見筆 者,大聲叫喊想趕走筆者。   筆者說道:「我要吃飯……。」   老闆立刻站起來說道:「吃飯,請進來。」   進出機場,常遇老外想與筆者合照,筆者也樂意與他們 結法緣,滿其所願。有次在敦煌月牙泉景區,一位義大利籍

10

中年婦人看見

的中文說道: 「義大利、義 大利……。」

般 ◎若講堂 ◎

筆者,用艱澀

意思要與筆者 合照。又有一 次在西安慈恩 寺,行進間, 有幾位外國年 輕女子看見筆 者,亦請求合 照,筆者也隨 緣。參訪中, 常有出其不意 的情形,如遇 小弟弟、小妹 妹看見筆者,喊著:「和尚,和尚……。」他們大概是少林寺 的卡通影片看多了。

出示戒牒,才能免票   但,也有幾次令人沮喪的處境。2004年10月,首次到 嵩山少林寺參訪,在景區入口處,門衛要求出示戒牒才能 免票,陪同參訪的施居士解釋說:「法師是來自台灣的出家 人,不要污衊法師……。」   筆者告訴施居士:「買票吧!免得他們為難……。」   再有一次,是北京奧運的前一年,參觀胡同後,預備 搭的士回酒店,在路旁攔了半天,先後有二部的士停下來,

11

第 卷.第 期

39

1

筆者一上車,不知為什麼立刻被趕下車。由是,請託一位女 士幫忙叫車,正要上車時,台商張居士來電,把手機拿給司 機,司機聽完電話後才送筆者回酒店。當晚餐敘時,筆者提 起搭的士之事,問居士道:「北京的士司機為何拒載出家人 ?」   有居士說:「司機認為出家人會搭白車,不付費,所以 拒載。」   又有人說:「大陸有許多假出家人,社會觀感不好。」   也有人說:「出家人剃光頭,司機認為載出家人會倒 楣……。」   聽後,筆者說道:「在台灣,出家人走在街上,常會有 車子停下來問道:『法師,要去那裏?我送您去。』」

法師去哪?我送您去   有一次,筆者從大同搭大巴士到北京,上車時告訴隨車 服務員:「我下榻在某某酒店,請方便在酒店附近通知我下 車。」   車子進入北京市區後,巴士突然停在高速公路上,服務 員叫筆者下車。筆者提著一大一小的行李箱,不知所措地站 在高速公路路肩,十分危險。適時,有位善心人士停下車, 搖下車窗說道:「法師,您要去那裏?我載您去。」感恩這 位善心人士,化解了筆者的困境。   2016年9月到美國謁陵,回途,抵奧克蘭中國城已過午, 施居士同修用手機搜尋後,知悉附近有家素食餐廳,於是前 往用餐。   進入餐廳,從口音判斷服務員是廣東人。菜單上中、 英文並列,便用中文與她溝通。一道道菜餚上桌,口味都不 錯,我們還點了一道「地瓜葉」,比較口味上與台灣有何差

12

別。

者面前要供養筆者,令筆者十分驚訝,心想:「這裏有佛教 徒嗎?怎麼在未曾來過的地方,有陌生人要供養筆者?」   買單時,特地請服務員介紹主廚與我們認識,施居士問

般 ◎若講堂 ◎

  用餐時,突然有位中年華人婦女拿了一包紅包,跪在筆

他:「你從大陸那一省移民過來的?」   主廚回答說:「我是老闆,十多年前從廣東省潮汕移 民過來,最初是做葷食,後來改做素食,當時同行還譏笑 我說:『在這裏開素食餐廳,最多不會超過三個月,必定關 門。』如今已開業四年多了,生意還可以。」   筆者讚歎他說:「難得你有此善心,發心開素食餐廳, 減少眾生殺生造業,佛菩薩會加被你生意興隆的。」

未成佛果,先結人緣。   回三藩市途中,想起往昔走江湖吃素食的點滴,吩咐不 要加蔥花、蒜末、韮菜……,但,端上來的菜,既灑了蔥花 又加了蒜末。   筆者常聽居士訴苦道:「運氣不佳、職場受挫,或被人 毀謗……。」   筆者告訴他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 果,今生作者是。未成佛果,先要與人結好緣、善緣、法緣、 佛緣,切勿與人結惡緣。」

13

第 卷.第 期

39

1

雲散水流去,寂然天地空 文◎蔡日新 圖◎聿瑩

  「雲散水流去,寂然天地空」是禪門祖師的雋語,其語 境實在是尖新、雋逸,委實為禪門難得的妙語。然此語的表 述者汝州天寧明禪師,在燈錄中竟然是法嗣未詳者,透過他 十分簡略的生平行狀,我們知道他大致生活在北宋時代,圓 寂於宋徽宗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註。這位明禪師的生平事 跡雖未留給後人,但臨終的那首偈子乃是他一生修行受用的 最佳概括:「木簡信手拈來,坐具乘時放下;雲散水流去,寂 然天地空。」   宋徽宗篤信道教,在他任內大建道教宮觀,並自稱教主 「道君皇帝」。由於他秉持這種宗教情懷,對外來的佛教自 然會加以貶損,乃至將佛陀降格為金仙。面對佛教生存環境 的變壞,這位平時默默無聞的明禪師卻能坦然面對,他將官 方的文牒信手拈來,也將自己常年禪坐的蒲團順勢放下,頓 時四大解體而寂滅。他以順滅的方式保全了佛門僧格,而他 最終的「雲散水流去,寂然天地空」一語,竟然成了禪家的 孤篇橫絕,也是方外難得的空谷足音。同理,面對佛門的逆 境,明禪師並不貪戀生命,而是任其四大解體,他心中的那 些逆順境像自然也隨同雲散水流去了,唯有那萬古長空在心 中寂然長存。   我們在交代清楚了明禪師的故事之後,不妨再就「雲散 水流去,寂然天地空」一語來展開說上幾句。世事本來就無 常,但人們卻要執著為常(恆常的存在),認為一切皆是實 有,一切皆是不變,以這樣的心態去迎應剎那隨緣生滅的世

14

企 ◎愚禪說 ◎

間萬象,其心靈自然難免不產生突變性的分裂,乃至因此而 毀滅其人生。居常時,我們屢屢難以放捨身外的財富乃至親 情,往往也打發不了我們感情中的厭惡與欣羨,大家老是受 這些情感的支配,老是自己瞎折騰自己。如果把尋常的執著 放捨,用一種平常的心態去觀照世間林林總總的現象,則昔 日之所厭惡者也會變得可愛起來,往常之所難以接受者也會 變得順眼起來了。《無門關》在闡釋「平常心是道」這則公 案之後,給讀者留下這樣一首禪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 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在慧開禪師這裡,無論是春日的百花還是秋天的明月, 抑或是夏季的涼風與寒冬的白雪,它們總是那樣任運隨緣地 展示其等無差別的美來,可惜的是我們沒有一雙慧眼去將之 接納。   所謂平常心,在唐代的馬祖禪師那裡是這樣詮釋的: 「平常心『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常、無凡無聖』」

15

第 卷.第 期

39

1

(見《景德傳燈錄》卷28)。也就是說,這種心量是蠲除了 一切分別對待的,是一種出離了是非、得失、喜厭、逆順等 分別的境界。人們的分別對待,非但給自己的心靈造成種種 分裂,而且也給周遭的人帶來各種負面的影響,實在是害 人害己、百害無一益處。我們只要捐棄了這種分別心理,那 麼,原先本來不起眼甚至是礙眼的事物,在我們眼裡也會變 得亮了起來,也會展示它們等無差別的美之真實來。   南宋時期廬山歸宗寺的志芝禪師有這樣一首禪偈:「千 峰頂上一間屋,老僧半間雲半間;昨夜雲隨風雨去,到頭不似 老僧閑。」在志芝禪師那裡,他非但心無分別且如止水,一 任身外的風雲飄遊,而他那澄澈清瀅的心境總是處在寧靜之 中。惟其如此,他一任身外的風雲變幻,而其自家本來妙心 卻不曾有絲毫改變,因此峰頂的雲雨到頭還是沒有禪師那般 清閒。   在此,我又想起了禪家「一朝風月,萬古長空」的雋語。 如果說,如志芝禪師偈子中所描寫的雲雨是一朝風月的話, 那麼我們那寧靜而又清瀅心境便如頑固長空了。惟其如此, 我們大可不必因為一朝風月的現象而昧失萬古長空的本體, 也不會因為心住萬古長空的境界而昧失一朝風月的現象。至 此境界,我們便可以任運過時,長養聖胎,而萬事無礙了。

註:汝州天寧明禪師的傳記在《嘉泰普燈錄》與《五燈會元》中所記相同, 其文字為:「改德士日,師登座謝恩畢,乃曰:『木簡信手拈來,坐具乘時 放下。雲散水流去,寂然天地空,即斂目而逝。』」德士之命名,實僧之異 名。《釋門正統》卷四曰:「宣和元年,詔革釋氏為金仙,菩薩為大士,僧 為德士。」案:唐代無宣和年號,宣和乃宋徽宗最後的一個年號,宣和元年 為公元1119年。《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九與《釋氏稽古略》卷四所載與此相 同,獨《佛祖統紀》卷四十六作政和七年(公元1118年),前後相去僅一年, 這裡從宣和元年之說。

16

四如意足

專 ◎題 ◎

◎專題◎

四如意足 佛陀為眾生開示四如意足, 以一乘之教法,令眾生滅苦惱、斷憂悲。 佛弟子修持此殊勝之行, 即能增強斷除煩惱的力量; 當這些力量生起之後, 一切的善法欲都能得到滿足,成就如意足。 若成就如意足,則能遠離五欲惡不善之法, 進而出離生死,乃至趨於寂滅、不著一法。

17

第 卷.第 期

39

1

四如意足之妙用 文◎釋子 圖◎映芊

  四如意足,是四種定境,又名四神足、四如意分,是 《三十七道品》的第三科。   四如意足,指欲如意足、精進如意足、心如意足、思惟 如意足。茲分述如下:

欲如意足   是以希望求得勝定,以欲為主得定。欲有三種性質:   一、欲心所:欲有多層意思,通善、惡、無記三性;發願 樂修道品是善,沉醉於五欲的享受及貪得無厭的追求佔有是 不善,此處所講的「欲如意足」,是善心所。   二、希望:欲是一種希望、企盼,是對所愛樂的事物, 想做、想得之欲求、願望。此處的欲如意足,是希望得到殊 勝、神妙的禪定。   三、意欲(意樂):在修習禪定的過程中,有昏沉、掉 舉、放逸、懈怠、失念、不正知等六種缺陷,會阻礙禪定的 修行。而「欲」的「意樂」,能幫助我們在修習禪定時,排除 其中的「懈怠」。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云:「得正見精進,善 調意樂,便能捨家,趣於非家,如來法中,受持學處,無有毀 犯。」   《大明三藏法數》第二十卷〈六種意樂〉云:「謂:『菩 薩修習一切法門,皆須作意欣樂也。』   一、廣大意樂:謂:『菩薩以滿恒河沙等世界七寶奉施

18

四如意足

慧,乃至現世得證佛果,猶無厭足,是名

專 ◎題 ◎

如來,復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

廣大意樂。』(七寶者:金、銀、琉璃、玻 璃、硨磲、碼碯、赤真珠也。)   二、長時意樂:謂:『菩薩行於六度, 乃至 現 世 得 證 佛果,心常 好 樂,無 有間 息,是名長時意樂。』(六度者:一布施、 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 慧也。)   三、歡喜意樂:謂:『菩薩能以六度 饒益有情,由此所作,心生歡喜,是名歡 喜意樂。』   四、荷恩意樂:荷,負也。謂:『菩薩以此六度,饒益有 情,不見自身於彼有恩,是名荷恩意樂。』   五、大志意樂:謂:『菩薩即以如是六度所集善根功德, 迴施一切眾生,令其同得勝果,是名大志意樂。』   六、純善意樂:謂:『菩薩復以如是六度所集善根功德, 共諸眾生迴求佛果,心無間雜,是名純善意樂。』」

精進如意足   是以精進策勵得勝定,是以精進之力得禪定。有了欲這 樣的意願、意欲之後,下定決心,以精進力來修四如意足。

心如意足   是以守心、攝心得勝定。以習定因緣生起道分,以有漏 無漏心得禪定。用精進心來修習禪定,在任何一個時空裡, 都是維持在當下這一念的方法上。這個心,本來是散亂的妄 想心,若將此心放在方法上時,就能夠生起菩提道分。這是

19

第 卷.第 期

39

將執著心、煩惱心,轉為心如意足,作為修習禪定的能緣所 緣心。

1

思惟如意足   是以智慧、思惟觀察得勝定。以思惟為主得定,以定因 緣生起道分。雖然已經能夠用心修定,但,凡夫的心不可能 一下子就變為修道的心,還是會有六種缺陷隱現出沒,因 此,要用思惟、智慧來觀照。觀照修定之時的心,如理、不 如理?正確、不正確?如理、正確,就持續下去;不如理、不 正確,立即改過。漸漸地,到後來,只有如理、正確的狀況, 這種狀況稱為「頂法」。加行位中的「頂法」,就是在升墮 進退之際,只允許有如理、正確的心念出現,不斷地觀照, 使得不正確、不如理的煩惱心沒有現行的機會。(總名為十 纏:無慚、無愧、嫉、慳、悔、眠、掉舉、惛沉、忿、覆。)   由於修習禪定有六種障礙,其中只要有一種障礙出現, 心就會生起妄念,不能生定。因此,要以如理、思惟、觀察 來對治六種缺陷,對治十纏煩惱。如果能達到四加行位的 「世第一位」時,(四加行位,謂:煖位、頂位、忍位、世第 一位。)即超出凡界而進入初果見道的聖者位了;此時,心 中不再有惡不善法的現行。然,見惑雖斷,思惑未斷。能達 「世第一位」,已伏三界見、思二惑,剎那無間,離凡夫位。

四如意足屬加行位   四如意足,在五個修證次第中,屬於第二個次第,名 「加行位」。在修行禪定的過程中,能發起煖、頂、忍、世第 一的四種善根,因此,加行位又名「四善根位」。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分別賢聖品〉第六之 二頌曰:「煖必至涅槃,頂終不斷善,忍不墮惡趣,第一入離

20

四如意足

  一、煖法:修習總緣共相法念住,漸次成熟乃至上上

專 ◎題 ◎

生。」

品,從此念住後,有順決擇分,初善根生,名為煖法。此法 如煖,立煖法名,是能燒惑薪聖道火前相,如火前相,故名 為煖。此煖善根分位長故,能具觀察四聖諦境,及能具修 十六行相,觀苦聖諦修四行相。若入此位,雖或退墮、或斷 善根、或造無間業,墮於惡道,然流轉不久,必得涅槃。   二、頂法:此煖善根,下、中、上品,漸次增長,至成滿 時,有善根生,名為頂法;此轉勝故,更立異名。動善根中, 此法最勝,如人頂故,名為頂法。或由此是進退兩際,如頂 故,說名為頂。此亦如煖具觀四諦,及能具修十六行相。   頂是譬喻山頂,在進退兩者之際,或有進而上登忍位, 或退而下降至煖位,有造無間業而墮地獄者。然此位之人, 縱然退墮,終不斷善根。四如意足,即在此位修習。   三、忍法:是頂法上品後念所生之善根,有下、中、上 三品。下忍,具觀四諦,修十六行相,畢竟不墮惡趣。中忍, 漸滅所緣之四諦,滅能緣之十六行相,最後僅餘一個屬於欲 界苦諦下之苦行相,謂之減緣減行。上忍,僅為一剎那間。 至此,畢竟不再退墮。忍法,亦無墮於惡趣者。   四、世第一位:是生於上忍後念之善根,僅為一剎那 間,故無下、中、上三品。此位同於上品忍位,僅觀苦諦苦 之一個行相。「世」,是世間有漏法,此位是於有漏法中, 無有超出此一觀智的程度者,是世間有漏法中最高、最勝 之法,故名世第一位。此位極速無間,必生無漏智,入見道 位,證悟勝諦,為初果聖者。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九〈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 〈第二瑜伽處〉之四又云:「彼由如是四三摩地增上力故,已 遠諸纏,復為永害一切一切惡不善法諸隨眠故,及為修集能

21

第 卷.第 期

39

1

對治彼諸善法故,便更生起樂欲策勵,廣說如前修四正斷加 行道理。」   四如意足,是在加行位中修習四種三摩地,雖能以之遠 離惡不善法的現行諸纏,尚未永除一切惡不善法的諸種隨 眠,必須更生樂欲策勵,修集對治此等隨眠的諸種道品。

四神足與四加行位的關係   《俱舍論記》卷第二十五〈分別賢聖品〉第六之四云: 「此(四神足)據加行立名。」又云:「欲謂希求,勤謂勤 策,心謂所依,觀謂觀察。」   欲神足:欲者,欲起此定。謂:「加行位,由欲力故引發 定起。」   勤神足:勤者,勤修此定。謂:「加行位,由勤力故引發 定起。」   心神足:心者,心所所依。謂:「加行位,由心力故引發 定起。」   觀神足:觀者,慧觀察境。謂:「加行位,由觀力故引發 定起。」   四如意足,名為四神足,只是用作比喻,它是在加行位 中修習的四種禪定。凡夫修行四禪八定,沉醉於定中的安 樂,或希冀得到神通;修習四如意足,目的不在享受定樂, 不在獲得神通,而是為了解脫。

發起四神足妙用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四十一〈大種蘊〉第 五〈中執受納息〉第四之五云:「復有三種神用:『一運身、 二勝解、三意勢。』   運身神用者,謂:『舉身凌虛,猶若飛鳥,亦如壁上所畫

22

四如意足

  勝解神用者,謂:『於遠作近解。由此力故,或住此洲,

專 ◎題 ◎

飛仙。』

手捫日月;或屈伸臂,頃至色究竟天。』   意勢神用者,謂:『眼識至色頂,或上至色究竟天,或傍 越無邊世界。』」   上述說明「世俗所欣」之神足通妙用,分別有三類神 用,唯其非關四如意足的功德。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四十一〈大種蘊〉第 五〈中執受納息〉第四之五又云:「三摩地,名神。欲等四名 足,由四法所攝受,令三摩地轉故。」以修習欲、勤、心、觀 的四種道品,發起四種三摩地的神用,故名四神足。   又云:「三摩地,是神亦足;欲等四,唯足非神。」   三摩地,既是果位的功德,也含因位的運作;欲、勤、 心、觀四者,唯是因位的方法,未必 已有三摩地的果德。   《三十七道品》之四如意足, 願大志堅,所求皆得,即是「欲如 意足」;專注於心,令法不斷,名為 「念如意足」;於諸善法,精勤無 間,名為「進如意足」;思惟彼理, 心不馳散,名「慧如意足」。以此觀 之,以真誠用心不懈,則道業易成; 若心存僥倖、虛偽不實,雖有翻掌折 枝之易,終不能成。

23

第 卷.第 期

39

1

定慧等持 文◎大願法師 圖◎映芊

  歷代禪師證悟的因緣各有不同,然其徹悟當下道出的 詩偈,其意境,一般詩人不可企而及之,如六祖惠能大師偈 曰: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洞山良价禪師開悟詩: 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 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應須恁麼會,方始契如如。 香嚴智閑禪師開悟詩: 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 處處無蹤跡,聲色外威儀。 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   靈雲志勤禪師開悟詩: 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 自從一見桃花後,直至如今更不疑。 禪詩的意境,不知你是否有些體悟?

開悟,並非已斷了煩惱   中國禪宗特別重視開悟見性,尚未開悟者,在其參禪過 程中,只要能夠見到自性或空性,便算開了小悟。

24

四如意足

不見五指的黑夜裡,突然間有一道雷電之光,一閃即滅,讓

專 ◎題 ◎

  開悟見性的經驗,據過來人形容,有如一個人走在伸手

你看清道路、方向;雷電過後, 回 復 黑 暗,道 路 亦 隨 之 隱 沒。 然,此時你已清楚道路的方向, 有繼續往前的信心。   開悟,並非已斷了煩惱,而 是清楚了知內心的煩惱及起心 動念。因此,禪門中所謂已經見 性的修行人,他們還是有煩惱習 氣,在語言、行為中,會表露出 無明習氣。故,見性之後,仍須 精勤熏習佛法、修習禪定。   禪宗,從觀慧入門,若無禪 定基礎,是很難徹悟的。行者開 悟後,念念中,常具修行六波羅 蜜,以達究竟解脫之道。   禪宗的見性,不能與聲聞初果的見道位相混。大乘佛 法,貴在發菩提心的菩薩行,不為自求解脫;悟後起修,發 大悲心,歷劫潤生。聲聞法,側重出離心的解脫行,厭三界 苦趣,求速脫五蘊;雖斷我執,然法執未斷。   《三十七道品》,是修行的重要資糧,共有七科,依次 為〈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 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共三十七項,因此稱為 《三十七道品》。   四如意足,是得神勝如意的四種定。如意足,神用自 在,自由自主,可依據自己的心願、意志,不受外境的影響; 可以克制內心的煩惱,不會有不善的語言、舉止。

25

第 卷.第 期

39

1

修此四者,能如意開通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三十七品義〉第三十一云: 「行者如是得四念處實智慧,四正懃中正精進;精進故,智 慧增多,定力小弱。得四種定,攝心故,智、定力等,所願皆 得,故名如意足。」   四念處,是修觀慧。四正勤,是以精進心來修四念處, 但定的力量不強。因此,修四念處的觀慧之後,再修四如意 足的禪定。   四如意足,又名四神足,原係四種禪定,謂:「修此四 者,則能如意開通。」   一、欲如意足,謂:「修道趣果的欲望增進。」   二、念如意足,謂:「念念一心,住於正理。」   三、進如意足,謂:「精進直前,功無間斷。」   四、慧如意足,謂:「真照離妄,心不散亂。」   四如意足,又名四三摩地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九〈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 〈第二瑜伽處〉之四云:「若先欲等四三摩地,若今所說八 種斷行,於為永斷所有隨眠,圓滿成辨三摩地時,一切總名 『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心三摩 地斷行成就神足、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   茲分述如下:

欲三摩地   由欲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欲三摩地」。   若於是時,純生樂欲,生樂欲已,於諸所有惡不善法, 自性、因緣、過患、對治,正審思察,起一境念;於諸善法, 自性、因緣、功德、出離,正審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多 修習故,觸一境性,於諸所有惡不善法、現行諸纏,能令遠

26

四如意足

  欲增上力,就是有個意願、期待、希望,想要如何方能

專 ◎題 ◎

離,而未永害煩惱隨眠。

得定。首先,要對治種種不善的煩惱心,觀照煩惱是真的有 嗎?它的本性又是什麼?知道煩惱只是一種虛妄的妄念,不 是實在的,為什麼還要有煩惱呢?執著自己的煩惱心,反而 變成了麻煩,唯有不斷地觀照自己的內心,知道所有一切的 妄念,無非煩惱。也就是觀照惡法及善法的自性因緣,使妄 念越來越少,到最後就是心念的專注,稱為「起一境念」、 「住一境念」,而得遠離「惡不善法」及「現行諸纏」;然, 尚未永除「煩惱隨眠」。

勤三摩地   由勤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勤三摩地」。   若於過去、未來、現在所緣境界,能順所有惡不善法, 能順所有下、中、上品煩惱纏中,其未生者為令不生,其 已生者為令斷滅,自策自勵,發勤精進。行彼所緣,於彼境 界,自性、因緣、過患、對治,正審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 是多安住故,能正生起心一境性,於諸所有惡不善法、現行 諸纏,能令遠離,而未永害煩惱隨眠。   對於心中生起的念頭,不論是過去的、未來的、現在 的,全都是妄念。過去的已經過去,不要再去管它;未來的 還沒來,讓它不要產生;現在有的妄念,不執著,趕快停 止;此名為能調順所有惡不善法,也能隨順所有煩惱纏縛。 此時,心中只有清淨的一念境,必須不斷地觀照當下這一 念,停在現在這一念上,如《金剛經》所云:「過去心不可 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能如此不斷地修行, 即便尚未達到三心不可得,但方向正確。從有間歇的一念, 成為持續的一念,便是「心一境性」的三摩地。住此「心一

27

第 卷.第 期

境性」,便能遠離所有「惡不

39

善法」及「現行諸纏」;此時尚

1

未永除「煩惱隨眠」。

心三摩地   由心增上力所得三摩地, 名「心三摩地」。   若復策發諸下劣心,或復 制持諸掉舉心,又時時間修增 上捨,由是因緣,於諸所有惡不善法,若能隨順惡不善法及 諸善法,若能隨順所有善法,自性、因緣、過患、功德、對 治、出離,正審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多安住故,能正 生起心一境性。   要時時觀照內心,念念是否有掉舉、散亂等現象?發現 了,立即要捨。此即是隨順一切惡法及善法,如理審察其自 性、因緣,或為過患,或為功德,或對治,或出離,便能得 三摩地而住於「一境念」,而發起「一境性」。此三摩地, 雖能遠離所有惡不善法及現行諸纏,亦尚未能永除「煩惱隨 眠」。

觀三摩地   由觀增上力所得三摩地,名「觀三摩地」。   若於能順惡不善法,作意思惟為不如理;復於能順所有 善法,作意思惟以為如理,如是遠離彼諸纏故,及能生起諸 纏對治。定為上首諸善法故,能令所有惡不善法皆不現行, 便自思惟:「我今為有、現有惡不善法,不覺知耶?為無、 現無惡不善法,不覺知耶?我今應當遍審觀察。」彼由觀察 作意增上力故,自正觀察斷與未斷,正審思察,住一境念。

28

四如意足

慢,如實自知:「我唯於纏心得解脫,未於一切一切隨眠心

專 ◎題 ◎

即由如是多安住故,能正觸證心一境性。由是因緣,離增上

得解脫。我唯獲得及已修習諸纏對治,定為上首所有善法, 而未獲得及未修習隨眠對治。」   觀照內心保持正念,若隨順一切惡法,為不如理;隨順 一切善法,為如理。遠離諸纏、對治諸纏,皆由如理思惟, 如是反覆遍審觀照,便能得三摩地,便是能「住一境念」, 而觸證「心一境性」,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的「增上慢」 心。故其自知,唯於現行諸纏心得解脫,未於一切「隨眠」 心得解脫,尚須修行對治一切隨眠之法。

從悟起修,始能大徹大悟   禪宗的修行方法,參話頭慧觀見性時,叫作「破參」, 也就是破了禪宗修行的第一關,但這只是開了小悟,並不等 於解脫,也不等於修行完成。見性,只是清楚知道自己該走 的路,奠定自己對修行的信心。   《大智度論》〈釋初品中三十七品義〉第三十一載: 「問曰:『四念處、四正懃中已有定,何以故不名如意足?』 答曰:『彼雖有定,智慧、精進力多,定力弱故,行者不得如 意願。』」   此即是說,在修習四念處、四正勤中雖也有定,但以智 慧、精進之力為多,定力較弱,所以不得如意願。   《彌陀略解圓中鈔》卷上載:「四如意足者:   一、欲如意足:欲者,希向慕樂,莊嚴彼法,故名為欲。 謂:『凡所修習,一切諸法,若無樂欲之心,事必不遂。若能 樂欲,所願皆得,是為欲如意足。』   二、念如意足:念者,專注彼境,一心正住,故名為念。 謂:『若非一心,觀法斷絕;若能一心,所願皆得,是為念如

29

第 卷.第 期

39

1

意足。』   三、精進如意足:謂:『唯專觀理,使無間雜,故曰精 進。』凡所修習,一切諸法,若無精進,事必不成。若能精 進,所願皆得,是為精進如意足。   四、思惟如意足:謂:『於彼境,籌量審度,故名思 惟。』凡所修習,一切諸法,若無思惟,則無所得,悉不成 就。若能思惟,所願皆得,是為思惟如意足。」   行者依四念處、四正勤,雖能達到定境,乃至參禪破 參;然,重關、牢關仍未破。行者更須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從悟起修,斷除塵沙無明細惑,始能大徹大悟,生死一如, 來去自如。

定慧等持,方為究竟之道   佛陀為眾生開示四如意足,以一乘之教法,令眾生滅苦 惱、斷憂悲。所謂「四如意足」,即欲如意足、進如意足、念 如意足、慧如意足。   佛弟子當修欲定斷行,增強渴望斷除煩惱的希求,成就 如意足。若能成就欲如意足,即能遠離五欲惡不善之法,便 能斷除欲貪,進而出離生死,乃至趨於寂滅、不著一法,以 至於究竟斷愛。愛既斷已,則此欲心亦息。   進而修「進」定、「念」定、「慧」定斷行,透過對善法 的樂欲,生起勤行不息的精進,攝心專一,得心一境。   佛弟子修持此殊勝之行,即能增強斷除煩惱的力量;當 這些力量生起之後,一切的善法欲都能得到滿足,成就如意 足。若成就如意足,則能遠離五欲惡不善之法,就能斷除欲 貪,進而出離生死,乃至趨於寂滅、不著一法,以至於究竟 斷愛。愛既滅盡,則「進」、「念」、「慧」亦息。修行必須 定、慧雙修,不可偏定,亦不可偏慧,定、慧等持,方為究竟

30

之道。

四如意足

文◎退思 圖◎映芊

專 ◎題 ◎

捨無明欲 住佛志樂

  修習四念處、四正勤之禪定後,還須要更進一步,修習 四如意足,才能圓滿究竟之禪定。所謂四如意足,就是欲如 意足、進如意足、念如意足及慧如意足;是四種定境,又稱 四如意分,或四神足。

四如意足,是引發神勝靈妙功德的禪定   聖嚴法師說:四如意足是四種能得神勝如意的定境,具 有神妙、神奇的力量,又名四神足。也就是說,修此四定, 可以根據自己的心願、意志,不受外境的影響,可以約制內 心的煩惱,不會表現出不善的動作及語言。   《俱舍論記》稱此四種三摩地,能發起許多神勝靈妙的 功德,故以此定名為「神」;又,《大毘婆娑論》說:所求如 意,故名為神;此定有發神之能,故名為足。(以上摘錄聖嚴 法師的《四如意足講記》)

四如意足,是引發神通自在的禪定   《大智度論》說:「行者如是,得四念處實智慧,四正勤 中正精進;精進故,智慧增多,定力小弱,(今修四如意足) 得四種定;攝心故,智、定力等(定慧等持);所願皆得故, 名如意足。」又說:「彼(四念處及四正勤)雖有定,智慧精 進力多,定力弱故,行者不得如意願。」由是觀之,修四念 處及四正勤後,必須修四如意足,才能得究竟、圓滿。   根據《佛光大辭典》,四如意足係由欲求(欲)、心念(

31

第 卷.第 期

39

1

念)、精進(勤)、觀照(觀慧)四法之力,引發種種神用而 產生的禪定。如下:   一、「欲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即由想達到神通之意 欲力,而發起之禪定。   二、「意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即由心念,而發起之 禪定。   三、「精進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即由不斷止惡行善 力,而發起之襌定。   四、「思惟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即由思惟佛理之 力,而發起之禪定。(另請參閱《佛光電子大藏經》《佛說 長阿含經》卷第五《闍尼沙經》第四)   另在《佛光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二.第一分 《遊行經》第二初中,佛告阿難:「諸有修四神足,多修習 行,常念不忘,在意所欲,可得不死一劫有餘。」大意是說 修四神足可得神通自在。

四如意足,能令所修之法,如願滿足的禪定   智顗大師《法界次第》,解釋四如意足之大意如下:   一、欲如意足:希慕所修之法,如願滿足也。另據《華 嚴經》所說,這個欲,是一種欲望,是一種願力,是一種動 力,矢志求得無上之覺。《華嚴經》如是說:「廣大智(佛) 所說,欲為諸法本,應起勝希望,志求無上覺。」又說:「捨 無明欲(吃喝玩樂、名聞利養…等等),住佛志樂(學佛、成 佛度眾生)。」   二、念如意足:專彼一境,一心正法,以攝心得勝定, 而於所修之法,記憶不忘,如願滿足也。   三、精進如意足:惟觀彼理,使無間雜,以精進策勵得 勝定,而於所修之法,專注一心,無有間雜,如願滿足也。

32

四如意足

觀察得勝定,而於所修之法,不令忘失,如願滿足也。(摘

專 ◎題 ◎

  四、思惟如意足:思惟彼理,心不馳散,以智慧、思惟、

自《法界次第》)

神通非所欲,住佛志樂,方為正道   總之,四如意足,是四種修習禪定的圓滿法門,此四定 成就,則內心寂靜,心不隨外境轉,又能隨心所欲(如意), 神通變化,圓滿無礙(足)。不過,在說四神足時,似乎偏 重在禪定所引發的神通利用;說四如意足時,又似乎著重在 希慕所修之法能圓 滿究竟。當知,修 習禪定之旨趣,在 於證得佛的無上智 慧,自覺覺他,利 樂群生。而神通只 不過,依於禪定, 自然而起,是禪定 的副產品,不是禪 定追求的目標。所 以,佛陀禁止使用 神通,以免佛弟子 們,捨本逐末,使 佛教淪為咒、幻術 之流俗。   是故,《大毘婆娑論》說,世間俗人所樂者,神變發 現;賢者聖者所樂者,捨卻可意及不可意,兩端執著,安住 於正念正知。因此,我們修習四如意足,應「捨無明欲,住 佛志樂」,除此之外,別無他圖,方合乎佛陀本懷。

33

第 卷.第 期

39

1

四神足非神足通 文◎揚旭 圖◎映芊

  《三十七道品》中,四念處是修智慧,四正勤是修正精 進;精進能使智慧增長,再進一步,以「欲、進、念、慧」四 如意足,攝心於定,以達定慧等持。佛陀以四如意足教導弟 子趣向寂滅之法,行者心中先對善法生起堅定之欲求,以此 勇猛精進,專注深入。透過專注的殊勝心行,持續不斷地精 進,即能斷除煩惱,令善法皆能如意滿足,趣向寂滅之道。

何謂四如意足   一、欲如意足:欲者,希向慕樂,莊嚴彼法,故名為欲。 凡所修習一切諸法,若無樂欲之心,事必不遂;若能樂欲, 所願皆得,是為欲如意足。(莊嚴彼法者,謂:「修希即心, 令四念處『身、受、心、法』之觀成就。」)   二、念如意足:又稱心如意足。念者,專注彼境,一心 正住,故名念。若非一心,觀法斷絕;若能一心,所願皆得, 是為念如意足。   三、精進如意足:又稱勤如意足。精進者,無雜曰精, 無間曰進。惟專觀理,使無間雜,故曰精進。凡所修習一切 諸法,若無精進,事必不成;若能精進,所願皆得,是為精 進如意足。   四、思惟如意足:又稱慧如意足、觀如意足。思惟者, 思惟彼理,心不馳散也。凡所修習,若能思惟,所願皆得, 是為思惟如意足。

34

四如意足

  《俱舍論記》卷第二十五〈分別賢聖品〉第六之四云:

專 ◎題 ◎

四如意足又稱四神足 「諸神靈,勝妙功德,故名為神。定,是彼神所依止,故名之 為足。神之足,故名為神足。」   四如意足的四種三摩地,能發起許多神勝靈妙功德,故 以此定,名為神足。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第一百四十一〈大種蘊〉第 五〈中執受納息〉第四之五云:「所思求,諸所欲願,一切如 意,故名為神;引發於神,故名神足。然此神用,略有二種: 『一世俗所欣、二聖者所樂。』若分一為多,合多成一,此等 名為世俗所欣。若於世間諸可意事,不住順想;於諸世間不 可意事,不住違想;於諸可意不可意事,安住於捨,正念正 知,此等名為賢聖所樂。」   所求如意,故名為神,此定有發神之能,故名為足。世 俗所樂者,神變發現;賢聖者所樂者,是捨卻可意及不可意 的兩端執著,安住於正念正知。

四神足不是神足通   四如意足,又名四神足,也是六種神通的一種。六種神 通,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 神足通,是神運變化,不論變大變小、變遠變近、變多變 少、變有變無等,所有一切的神變都屬於神足通。   神足通,就是用超自然的力量,作種種的變化,就如用 腳走路一樣。「神」,是一種超自然的力量;「足」,是運作 過程的現象。所謂十八神變、放光、動地等,都是神足通的 顯現。   學佛修行未必會有神通,也非學佛修行的人才會有神 通,修禪定的外道也可能有神通,一些特異功能的人也有靈

35

第 卷.第 期

39

1

通,能聽到、看到、聞到奇異現象。六種神通中,除了證到 四果聖人所具的漏盡通外,其他五種神通,靈媒、外道,乃 至異類眾生,也都可能有神通。   神通和感應不一樣,神通可以自主發通,感應不能自主 自發。感應,不一定是修行的人才有,魔術師、催眠師,也 能顯現神奇的特異功能。神通所現,如幻似真;感應所現, 擬真非真,實則都應視為幻覺、幻境,千萬不可執著、追 求,恐入魔境。

四如意足即是四種三摩地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九〈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 〈第二瑜伽處〉之四云:「四三摩地,謂:『欲三摩地、勤三 摩地、心三摩地、觀三摩地。』」以欲、勤、心、觀四增上 力,得三摩地。三摩地,即是定、等、持、一境性。

36

四如意足

足、欲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欲神足、欲如意足,由想達到

專 ◎題 ◎

  一、欲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又作欲三摩地勝行成就神

神通之意欲力發起之禪定。   二、心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又作心三摩地勝行成就神 足、意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念神足、念如意足,由心念力 發起之禪定。   三、勤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又作勤三摩地勝行成就神 足、精進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勤神足、精進神足、精進如 意足、進如意足,由不斷止惡行善力發起之禪定。   四、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又作觀三摩地勝行成就神 足、思惟定滅行成就修習神足、觀神足、思惟神足、思惟如 意足、慧如意足,由思惟佛理之力發起之禪定。   《法界次第初門》卷中之下載:「四念處中實智慧,四 正勤中正精進,精進、智慧增多,定力小弱。得四種定,攝心 故,智定力等,所願皆得,故名如意足。」

定慧不可偏修   一般人修行禪定,目的放在入定。定中,自然不造惡不 善業,不起煩惱、無明,然而尚未能斷除潛在的煩惱隨眠, 得到解脫;出定後,還是存在著貪、瞋、癡、慢等心。若依 《三十七道品》的次第修行,由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 修習增上,便能以觀慧及禪定之力,將煩惱由粗而細,逐層 伏斷。   許多人誤解修行只要開悟見性,似乎所有問題便都可以 解決,這是「未得謂得」的錯誤觀念。單靠修禪定,不會見 性;單憑觀慧,也不會如願;必須禪定與智慧同持,方能使 智力與定力相等,如此才能如意,所願皆得。

37

第 卷.第 期

39

1

陌生又熟悉的四足 文◎一缽

  對一個台灣的佛教徒而言,在佛學概論課堂上,「四神 足」,幾乎是一筆帶過的主題,陌生得就像寺院陰暗小徑旁 一株不知名的樹,路過時總是低眉歛目,擦肩而過,對它的 記憶,只是一縷幽幽暗暗的綠影,兀自婆娑,非常模糊。    四神足(巴利文: ddhipa da),又稱四如意足,為 三十七菩提分法中四正勤所修的行品。「足」,其實為「基 礎」之意,也就是用四種定力攝心,使定、慧均等,所願皆 得,故名如意足。四神足,包括四種可以達到的禪定,也就 是欲、勤、心、觀。

初心不忘,成佛有餘   然而,知道這些又與修行有什麼關係?其實,四神足已 經被漢傳大乘佛教消化吸收,也輾轉演化成很多名目,散諸 禪門典籍,例如《高峰原妙禪師語錄》〈示禪人〉就非常生 動地談到欲神足:「若謂著實參禪,決須具足三要。第一要 有大信根,明知此事,如靠一座須彌山。第二要有大憤志,如 遇殺父冤 ,直欲便與一刀兩段。第三要有大疑情,如暗他做 了一件極事,正在欲露未露之時。十二時中,果能具此三要, 管取剋日成功,不怕甕中走鱉。苟闕其一,譬如折足之鼎,終 成廢器。然雖如是,落在西峰坑子裏,也不得不救。」   欲神足,就是由善根所產生的一種感動,然後化為行 動,最後成為長遠的堅毅推動。所有修行禪定的意志和行 為,必需有這種原動力,所以初心不忘,成佛有餘。「做工 夫,最初要發個破生死心堅硬,看破世界,身心悉是假緣,

38

四如意足

不破,無常殺鬼念念不停,却如何排遣?將此一念作箇敲門

專 ◎題 ◎

無實主宰。若不發明本具底大理,則生死心不破。生死心既

瓦子,如坐在烈火焰中求出相似,亂行一步不得,停止一步 不得,別生一念不得,望別人救不得。當恁麼時,只須不顧猛 火、不顧身命、不望人救、不生別念、不肯暫止,往前直奔。 奔得出,是好手。」   高峰禪師示眾參禪三要:「大信根、大憤志、大疑情。」 其中,又以大信根為首;因為唯有立堅固信,才能發大憤 志,俾能起大疑情;在大疑情之下,才有開悟的契機。而今 就信心而言,信什麼呢?一信生死輪迴是苦;二信自心是 佛,自心作佛,我亦堪能成佛;三信參話頭一法,即是了生 脫死之直徑;四信佛說一大藏經,字字句句唯詮一心法;五 信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才能暢佛本懷。當然,這五點的信心 有淺深不同,且離堅固信尚有一大段距離,但它確實對自已 在法門選擇和面對生死問題時,產生一股安心的力量。

終不到家,仍是遊子   勤神足,又稱精進如意足;有了修行的真誠願力,才能 努力精進修行,而對所修之法門,無間斷地專注一心,不斷 增長而起的禪定力。黃檗禪師曾云:「塵勞迴脫事非常,緊 把繩頭做一場;不是一翻寒徹骨,爭得梅花撲鼻香。」此語 最親切。若將此偈時時警策,工夫自然做得上。然而,虛雲 老和尚對此事說得更明白;老和尚說這繩頭是入港水手抽綰 吃水纜繩,一寸稍緩就多吃浸一分水,越末頭收絞盤就越沉 重、越難抽緊。功夫到晚年,簡直就是一寸進步難似一寸; 然而,此事只有真參實修者方能體悟個中三昧。要知禪修是 要歸家穩坐,如萬里跋涉返鄉,行一步則進一步。若疲累不 行,只是停住半途驛站旅舍,縱使對人說得鄉里街巷了了明

39

第 卷.第 期

39

1

明,終不到家,依然是漂泊遊子。

參禪念佛,要訣一樣   心神足,就是一心正念,故又稱心如意足、念如意足, 為心念之力而生的禪定。修行佛法憶念不忘,而且能夠不斷 增長。其實「念」這字拆開就是今之心,這種如同串珠念念 相繼的功夫,是很重要的三昧原則;但是,這中間是有陷阱 的。玄沙師備宗一禪師云 : 「便擬凝心斂念,攝事歸空,閉目 藏睛,纔有念起,旋旋破除;細想纔生,即便遏捺。如此見 解,即是落空亡外道魂不散底死人。冥冥漠漠,無覺無知,塞 耳偷鈴,徒自欺誑。」尤其「不可避喧向寂,瞑目合眼,坐在 鬼窟裏作活計。古所謂黑山下坐、死水浸,濟得甚麼邊事?只 須在境緣上做得去,始是得力處。一句話頭頓在眉睫上,行 裏、坐裏、著衣喫飯裏、迎賓待客裏,祇要明這一句話頭落 處,一朝洗面時,摸著鼻孔,原來太近,便得箇省力。」   而且到此念頭功夫也怕做學問,把修行當佛學,因為此

《人乘佛刊》徵稿 2017年3月號至2018年6月號《人刊》專題, 以三十七道品(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 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為題, 每期一科,12月的〈五根五力〉、2018年3 月的〈七覺支〉,歡迎教界四眾踴躍投稿, 文長請勿超過3000字。文稿請勿一稿多投, 且本刊保留刪改權。 來稿請寄:[email protected],並請註明 真實姓名、詳細地址、電話,與佛同在。

《人刊》編輯室 謹啟

40

四如意足

頭,繞過這冤枉路。高峰禪師也批評過:「做工夫,最怕比

專 ◎題 ◎

時多言、多慮,則轉不相應;永嘉玄覺禪師當年就吃過這苦

量。將心凑泊,與道轉遠,做到彌勒下生去,管取沒交涉。」 參 禪 與 念 佛 其 實 要 訣 是 一 樣 的,最 要 緊 是 個「 切 」字, 「切」字最有力。不切則懈怠,為懈怠生則放逸縱意,靡所 不至。若用心真切,放逸懈怠何由得生?「切」之一字,豈 但離過,當下超善、惡、無記三性。「做工夫,要緊、要正、 要綿密、要融豁。何謂緊?人命在呼吸,大事未明,一口氣不 來,前路茫茫,未知何往,不得不緊。何謂正?學人須具擇法 眼,三千七百祖師大有樣子,若毫釐有差,則入邪徑。何謂綿 密?眉毛與

空廝結,針劄不入,水洒不濕,不容有毫釐間

隙;若有毫釐間隙,則魔境乘隙而入。何謂融豁?世界濶一 丈,則古鏡濶一丈;古鏡濶一丈,則火爐濶一丈。決不拘執住 在一處,捉定死蛇;亦不繫墜在兩頭,漭漭蕩蕩。」

皮下有血,何愁不活   觀神足,又稱觀如意足、慧如意足、思惟如意足等;由 觀察思惟佛教教義而有所成就的禪定。至此,已經是止觀 雙運、定慧圓融的地步。有觀照功夫就不用怕錯,只怕不 知非。「縱然行在錯處,若肯一念知非,便是成佛作祖底 基本、出生死底要路、破魔網底利器也。釋尊當年於諸外 道法,也是一一證過,祇是不坐在窠臼裏,將『知非便捨』 四個字,從凡夫直到大聖地位。」或觀想身心如虛空,不 起念,如牆壁,此喚作失正念。玄沙禪師批評這類外道禪: 「便擬凝心斂念,攝事歸空,即是落空亡外道魂不散底死 人。」或有將身心器界,悉皆空去,空到無盡處,無依倚處, 不見有身心,不見有世界,非內非外,總是一空。妄認「謂 空便是禪,謂空得去便是佛。」行也是空,坐也是空,空來

41

第 卷.第 期

39

1

空去,行、住、坐、臥如在虛空中行,此是生滅心,非禪也。 總而言之,皆失正念故。   止觀、定慧要雙運雙融,還是要回歸到經典,但是又不 可在經教文字上作章句註解領會,縱能解得,終是解,非悟 耶。故,《法華經》云:「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到。」《圓 覺經》亦云:「以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將螢火熱須 彌山,終不能得。」洞山云:「擬將心意學玄宗,大似西行却 向東。」大凡穿鑿公案者,須皮下有血,識慚愧始得,否則 依然是傀儡,雖婉轉周旋、眉目生動,就是少了一股真氣, 其實只要妄心不待淨而自淨。「六根門頭,自然 豁地,點著 即到,呼著即應,何愁不活耶?」

曹洞臨濟,話頭無別   博山無異元來(1575∼1630),諱大艤,是明末禪宗 大師。其實,在佛教史中,博山禪師並不算是非常出名的 禪師。閱藏中讀到《博山和尚參禪警語》,隱隱感到這是 《三十七道品》中「四神足」的另一種精彩的詮釋。無異禪 師十六歲聽《法華經》,後在五台山出家,先學智者止觀之 道,經五年,受比丘戒。當時無明慧經禪師(1548∼1618), 倡曹洞法門於峩峯及寶方,無異禪師即在慧經禪師的印可而 得法。無異禪師的禪法,雖然傳自曹洞宗,然而從他的《參 禪警語》看來,其實與臨濟宗的話頭禪無別。   明末蕅益智旭大師(1599∼1655),生平最敬服無異禪 師的解行相應,可知無異禪師在明末是如此的孤鶴高鳴九 皋,卓爾不群。   然而我會記得,來日再次路過寺院幽徑時,該仔細觀看 移植中土多年的這株印度樹,而今又將演化成甚麼模樣?或 許對面相逢也應不相識,然而幽香冷冷,依然如故。

42

小孫女教會我的事 文◎妙珊 圖◎映芊 菩 ◎薩行處 ◎

  傳宗接代,家中必有男丁,是自古以來每個中國家庭的 責任。同修是寡母獨子,我們膝下三千金,對我婆婆而言, 實在大逆不道。所幸,婆婆雖然曾要我們去領養一個男孩, 以便將來有人祭拜,因為同修的堅持,不了了之。而,婆婆 最在乎的子孫祭拜問題,也在將祖先牌位送往地藏院安置 後,讓婆婆滿意落幕。

愛笑的小菩薩   尚未皈依正式學佛前,同修與我從大學時期相知相惜, 對傳宗接代原本就有相同認知,知道娑婆六道輪迴之苦, 人往生後,只要不是很失德,能保有人身,就不知道往哪一 個家庭去重生了;此生姓陳,再度投胎姓甚麼去了?過去的 先人,有多少還附在牌位上,等著一年才幾次的祭拜?老被 困在一塊木板上,無處可去,永不解脫,比得上往生西方極 樂世界的安樂自在嗎?倒是奉厝於清淨寺院,早、晚課有法 師誦經、開示,每個月又有地藏法會迴向,早早就能因此開 悟,往生善道,解脫去也。這實在是往生時,情執深重、尚 未解脫者的最佳歸宿。   由著如此的念想,皈依學佛後,身受娑婆世界生、老、 病、死之苦的煎迫,我曾希望女兒們能出家去也。可是女兒 說,她們各有各自因果業報須承擔,出家又是大丈夫相,她 們只能隨順因緣。就這樣,我們家的女生宿舍,來了個大女 婿。而我也曾千方百計誘導新人們,兩人世界的甜蜜,不希

43

第 卷.第 期

39

1

望有第三代再來娑婆世界受苦。有幾年倒也相安無事,接著 女婿出了車禍骨折,女兒發心著實參加一整年十二次的地藏 法會全勤迴向。結婚六年後,她跟地藏王菩薩求來了一個愛 笑的小菩薩,在腹中就皈依佛陀,讓我升格當了阿嬤。

不哭不鬧,讓人驚訝萬分   因為我剛好退休,也不放心找外來褓姆,即使太多人 警告不能帶孫女,還是接起這個任務。私心曾想,自己年輕 時因著在外工作,無法全心全意照顧孩子,正可把虧欠女兒 的,彌補在小孫女身上。這位菩薩送來的小菩薩,從她娘產 假56天(女性勞工生產可請五十六天產假)後去上班,便常 住我家,就有非常紀律的作息,每晚十一點喝完奶、換完尿 布入睡,整晚掛著溫潤的笑容,一覺到天亮(六點),其間 不曾吵鬧,醒來一睜開眼,看到人就笑,即使打預防針,也 是針一離身,哭聲就止。快一歲時,曾帶她搭機去美西參加 表姨的婚禮,十幾個小時的飛行,她不哭不鬧,讓同機旅客 驚訝萬分。兩歲時參加浴佛法會,專心浴佛,有模有樣。搭 長途遊覽車,四、五個鐘頭,安安靜靜坐著,讓同行居士稱 讚不已,不愧是菩薩送來的孩子;她確實是個給我們生活添 加天倫樂的小天使。   可憐天下父母心,許多人不只為兒女操心,又幫忙帶第 三代,沒有自己的空間,如我一般。但是,我認為能從小影 響孫輩親近三寶,是祖輩居士們責無旁貸的工作。現今社會 發展有著諸多誘惑,忙碌的父母們,以3C產品取代親職教 育,造成親子關係的疏離,讓小小孩就離不開手機、平板。 另外,竟然從小學就有毒品糖果肆虐,殘害下一代,我們焉 能置之不理?能幫他們把把關,是我們可以做到的。

44

這樣貼心,阿嬤會哭喔   還有額外收穫,即是更能體會「動中修」的

自己,不可太專制成為固執溺愛孩子的怪獸長 輩,可惜,還是犯了不少錯。還好,理智的同修

菩 ◎薩行處 ◎

妙用。幫女兒帶孫女,重入紅塵,我曾屢屢警告

是我的善知識,總能為情執過重的我紓解壓力, 也能在緊張的搶奪孩子操控權中,學會面對自 己的貪執。就這樣,小菩薩也滿三歲上幼兒園小 班去了。上學後,她很快適應學校生活,忙於嘗 試各種新鮮的人生體驗。我們嬤孫從朝夕相處、 形影不離,因為她每天須遵守的學校作息,嘎 然而止,一個星期見不到兩次,這讓本就不夠理智的我,飽 嘗愛別離的折磨。想啊!想著她稚嫩的嗓音,還有可愛的笑 臉………。還好有法師開示、同修提點,如《金剛經》云: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日前因為她父母都忙,我和同修有機會去接小菩薩下 課,時,她對著同修說:「阿公!我愛你。」接著說:「阿嬤 !妳眼睛不好,我照顧妳。」我回說:「這樣貼心,阿嬤會哭 喔。」她又說:「那我拿手帕給妳擦眼淚。」讓我熱淚盈眶。

要善用這個因緣   也因為她的懂事,我更告誡自己要善用這個因緣。她既 是菩薩送來的孩子,從小帶她參加法會、在家中佛堂禮佛, 她已具足善根,她自有她的因果,她成長的軌跡應不致偏離 正道,我只需一旁觀看即可,無須插手過多。與我的因緣, 就隨緣自在,何須執著,要無所住而生其心吧!我要歡歡喜 喜享受「就在當下」跟孫女的吉光片羽,認清情執的真相。 與佛同在。

45

第 卷.第 期

39

1

慶生,完美的開始 文◎退思 圖◎聿瑩

  七十歲了!   菩薩會為我慶生, 感恩之餘,更多了一分 興奮、愛惜、驚詫、期 許。   因為,我從來不過 生日,歲月就這樣悄悄 的走了。     人 們 常 說,人 生 七十古來稀,又說人生 七十才開始,我寧願選 擇後者,因為人老,不 是年齡,而是心境。   慶生,慶祝我才出 生,第二期生命的開始,所以我今年是赤裸裸的原裝貨,來 到世間,在未來的歲月,正準備要大展身手,探索這個宇宙 人生的真諦。   過去七十年的是非功過,雖然沒有全部記得,有些事 情,卻也了然於心。原來這一切的一切,都在為我這新生的 嬰兒,鋪陳一條康莊大道。   這是完美的開始,人生的第二機遇,不能再犯以前同樣 的錯誤。   他知道,他現在要過的是簡單樸素的生活,吃要吃得簡

46

單有營養,才會健康;穿要穿得樸實合宜,不追逐流行,才 不會浪費金錢;住的只要能遮風避雨就行,家有金銀珠寶,

悠哉悠哉的,用不著自己開車,窮緊張。   為人處事,他現在知道,要有向前的勇氣,也要有回頭

菩 ◎薩行處 ◎

怕遭小偷,患得患失,不能心安;出門要學會搭公共汽車,

的智慧。不能一味的衝衝衝,不顧別人的死活,要常常回頭 看看自己的心性,檢討自己,改掉懶惰、傲慢的習慣,學習 尊重他人,尤其要把貪、瞋、癡的心,變成戒、定、慧的行 門,才是最最重要。   他知道,他不再需要世智辯聰的學問來裝扮自己,因為 他不再為生活與生存而奮鬥,汲汲營營的追求名聞利養,出 人頭地,頭角崢嶸。他要過的是佛化的生活,親近善知識, 熏修平等法,走入人群,自他雙泯,身心安住。   他知道,求佛不如求自己,要在日常生活中,貫徹實踐 佛陀的言行,不要再像以前一樣,拜佛拜佛,求呀求的,好 像求佛菩薩,一切都會實現,而將佛陀諄諄善誘的教導, 全放在一旁,不去管他。所謂自助天助,自己不刻苦努力實 踐,佛菩薩法力無邊,也幫不上忙的,這就是師父聖開上人 常說的,「拜佛學佛」的真正意涵。   人生七十才開始!   總結過去的經驗,開啟新生命的未來,這第二期的新生 命,可說是完美的開始。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不出十 年,這孩兒,很快的就會長大成人,宛如一棵拔地而起的大 樹,高高聳立,讓人們可以在樹下乘蔭納涼,為第二人生, 劃下完美的句點。   但願如此,有夢真美!

47

第 卷.第 期

39

1

乘願再來,做人間清道夫 文◎慧芯

  記得三十年前,剛皈依慈光山時,對慈光山創建僧聖開 上人的理念:「願生生世世到娑婆世界當人間清道夫,不求 往生西方淨土。」有空谷足音,清新的感覺。因為當時一般 佛教界盛行的是─「念佛求生西方淨土」;然而,師父聖開 上人的願力卻是如此不凡,覺得自己既然是師父上人的皈依 弟子,理所當然跟隨師父上人的腳步。何況,慈光山的問候 語─「與佛同在」一詞,遍及十方世界一切諸佛,不同於一 般佛教界的「阿彌陀佛」問候語,更契入「願生生世世到娑 婆世界當人間清道夫,不求往生西方淨土」的理念。當時年 少輕狂,對此目標只有大丈夫應作如是觀之感,勇往直前。   往昔,師父聖開上人倡導人乘佛教,偈云:「人乘佛 子,乘人之乘,行菩薩道,直達佛地。」人乘佛教如一修行 總站,即禪即淨,非禪非淨。弟子可習禪、習淨,各取所好, 所以慈光山建有文殊院、地藏院、藥師院、彌陀院,讓弟 子隨順因緣,各取相應法門。多年來經由共修、助念,誦讀 《阿彌陀經》,佛陀所宣示之西方淨土極樂世界,藉由經文 清楚呈現在眼前,念佛求生西方淨土似乎馬上可離苦得樂, 清涼自在。在備受俗世繁瑣束縛,無常示現,解不開情執煩 惱之際,突然發現這樣簡單易行的方法,可以從這麼苦的娑 婆世界解脫,何樂不為?   忝為「皈依年資」較長的慈光山皈依弟子,解脫相並未 與年資齊頭並進,浮沉於世俗紅塵,習氣不曾少減,覺照或 有一些,但也要闖禍之後,才提起正念,悔不當初。想這一

48

菩 ◎薩行處 ◎

身污濁的貪、瞋、癡、慢、疑,如何能再入娑婆,當人間清道 夫行菩薩道?夜深人靜之時,不免重新審視往昔所發之願, 卻步之念油然而生。   前些日子,適巧聽到某法師在與居士的對談中,提到人 間清道夫的觀念。法師鼓勵居士,要全心全意投入現實的生 活,勇敢擁抱無邊的苦難,慈心護念無量的眾生,行難行能 行的菩薩道,如地藏菩薩的宏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從做中學習,越挫越勇!   這一番話,再次激起我的道念,慚愧自己的退縮,背棄 昔年所發的願。是啊,我就是該藉由求生西方淨土,在諸大 菩薩、諸大善人會一處的清淨西方淨土,歡欣喜悅,平和慈 愛,去除塵垢,具足解脫資糧後,當可乘願再來,當人間清 道夫。就如同大學畢業後到西方深造,再返娑婆,其時,已 然知苦,應能了苦,何須退縮?   願以此文,與跟我有同樣困惑的居士共勉,與佛同在。

49

第 卷.第 期

39

1

臥底 文◎柳成蔭

   多年前看過一部電影「臥 底」,前些日子打開頻道,看到重 播影片,就坐下來再看一遍,總算 比較有概念了。   「臥底」,敘述一批歹徒搶劫銀行,可看的戲有二:一 是搶劫的過程與手法,這是電影戲劇效果所在;一是搶劫的 標的物,這是電影所要引人深思之處。   歹徒搶劫的標的物,是銀行集團大老闆放在保險箱裡 的文件,用來揭露他在二次大戰期間,為納粹工作而奪得一 些富人的鑽石的惡行。大老闆聽到他創辦的銀行被搶,非常 緊張,三、四十年來,他一直在行善,甚至得了大善人的名 號;他很擔心這個祕密會洩漏出來。   值得我們談談的一些觀點,就是怎麼看這個人、怎麼看 他的善與惡,他的行善功德可以抵銷先前的惡行嗎?或是會 被他以前的惡行一筆抹滅呢?   整起事件大致可分成幾個角度來看:一般社會大眾、受 惠者、受害者、警察機關、執法人員等。   首先是一般社會大眾,知道這個祕密之後作何感想? 善、惡能不能相抵?社會大眾會不會在知道他過去的行為之 後,就否定了他現在的善行?   其次是受惠者作何感想?他過去的惡行對受惠者有影響 嗎?知道了他的過去之後,他的善行就不再值得感恩了嗎?   至於商場上的對手,當然會利用這個機會加以攻擊,將

50

他打的一敗塗地。但是,利用商場以外的手段,勝之不武, 不足為取,甚至會有業報。有風度的對手,可以保持沉默,

  受害者,也就是過去他為納粹工作時被他奪取財富之 人,先前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很肯定他的善行,知道他的秘密

菩 ◎薩行處 ◎

不落井下石;更好的是,出來為他緩頰,甚至給予支援。

之後,會怎麼看待他呢?更複雜的一種情況是,現在同時又 是他的受惠者呢?會有什麼反應呢?相信那是局外人所不能 想像的;唯一可以說的是,許多事情不知道比知道更幸福, 就是這個道理。   其他情況不變,只因為知道了一個秘密,你的世界可能 就改變了,生命與生活就此受到了極大的影響,這不是很詭 異嗎?「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我們是不是應 該精進修行,讓我們的心如如不動呢?這似乎是局外人說風 涼話,卻也是唯一之道。   警察機關、執法人員,也只能就事論事,看他以前的行 為是否觸法,或者只是良心道德的缺失,而有不同的作法。 司法上,他現在的善行,是有可能抵銷一部分的刑罰的。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對任何眾生,我們看重的應 該只是當下的善行, 或是修行的功夫,他 過去的善行或惡行, 自有他的果報。如果 真能看清這個因果 律,我們就不用多操 心了,究竟別人的果 報是不用我們操心 的,我們應該操心的 是自己。

51

第 卷.第 期

39

1

囚禁 文◎淨昀

  一個炎熱夏天的午 後,去拜訪一位友人, 我們談著最近發生的趣事及生活上的點點滴滴。我們相識已 有七年之久,感嘆時間飛逝,就好像我們才初相識不久。但 仔細一想,赫然發現,這期間,我們一同經歷了或好或壞的 許多事情,回憶記錄了這一切。   聊著聊著,突然意識到有一隻漂亮的鳳蝶飛了進來,鳳 蝶的色彩融合了暖色調的色系,特別吸引人,不知牠參與我 們的談話有多久了。我們擔心牠飛不出去,試著用驅趕的方 式,牠卻越飛越高;試著用網子,還是捉不到牠;我們嘗試 許多方法,都沒能讓牠飛出去。   朋友的母親看到後,對我們說道:「等到明天,蝴蝶 就會自己飛出去的,現在不管用甚麼方法,牠只會越飛越 高。」   我和朋友對看了一眼,決定聽從伯母的意見。當我離開 朋友家時,只見蝴蝶在高處的牆壁上努力地掙扎著,雖然下 方的窗戶是開著的,蝴蝶卻始終在高處不斷地掙扎著。   隔了幾天的早上,朋友告訴我:「那隻蝴蝶並沒有飛出 去,我在屋子角落發現牠的屍體。」或許,我們就如同那隻 鳳蝶,總是努力地往上飛,即便是累了、傷了,還在追求最 高的境界,直到墜落的剎那,才發現原來我們所追求的,並 不是最高的地方,而是希冀飛向自然、無盡的世界。

52

佛陀不死 文◎趙德溪 菩 ◎薩行處 ◎

千千萬萬人在地球上顯赫一時,卻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名字, 所有的一切都落入塵埃,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佛陀並沒有死去, 他的身體消失了,但他的精神融入了每個人的心中。 佛陀不死, 他把自己擴張到所有的事物上, 他所具備的光輝、優美、詩篇、音樂,充滿著整個宇宙。 他已經變成寬廣無邊際的海洋, 他以花的芬芳存在,而非以花本身; 他以一個無形體的意識(精神)存在地球上, 存在每個人的心中, 佛陀不死。

53

第 卷.第 期

39

1

南昌居士臺灣行

師父,我們來了! 文◎周小覺

  古人云:「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一年的開始, 那麼美好的季節,需要一點儀式感吧。延續去年11月「師父 來了!」之後,我們南昌的居士們就發了個大大的小願望, 明年去臺灣看大願師父吧!誰知師父有心,我們有意,年初 就早早的向我們發出邀請,親自為我們規畫行程。南昌參訪 團寶島臺灣行,就此誕生了!   臺灣雖小,但五臟俱全。從城市、人文、藝術、佛教、 飲食、自然風光,以及我們到過的每一個地方,都有著不同 的感受和驚喜。

第一站,風雅臺北   乍暖還寒的3月,時晴多雨,臺北街頭已是一番春色,濕 潤的空氣裡滲透著雨後淋濕土壤清新的味道。從清淨優雅的 陽明山,到繁華喧鬧的臺北車站;從皇家氣派的臺北故宮, 到平民百姓的夜市小吃;臺北的每一個轉角,都有一個出乎 意料的驚喜在等著我們。   初見臺北故宮,外觀莊重氣派,內在的收藏之富更是舉 世公認,而能一睹這些珍寶的真容,是我心存已久的願望。 道盡人生滋味的「翠玉白菜」,是鎮館之寶;白菜,作為食 物,是極常見、極普通的蔬菜。但在中國傳統文化裡,白菜 卻一點兒也不普通!君王以白菜自省,享天下供奉,理當讓 子民食衣飽足,面無菜色。文人則以白菜明志,不受虛榮利

54

祿,知足常樂。品一顆白菜,不同的人有不 同的滋味。

的圖像特徵,以傳達佛教的精神內涵。信徒 們發心造像以積德祈福,修行者觀想造像以

菩 ◎薩行處 ◎

  三樓的佛教藝術展廳,透過與佛典相應

得定慧,佛教造像因信仰而產生,一座座佛 像凝聚著世人對佛法世界慈悲與智慧的嚮 往。還有命運多舛的《寒食帖》、西周時期 的「毛公鼎」、歷經滄桑的《富春山居圖》 等一一呈現在眼前;讚歎前人是何等的用心和鍥而不捨的守 護著它們直到現在。離開故宮,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雨後的 臺北,略有一絲涼意。   在臺北你會發現,無論是繁華的區域,還是年代已久 的巷弄中,書店和咖啡館幾乎是十步一店。書店和咖啡作 為一種文化,儼然已成為臺灣民眾生活的一部分。但是,把 書店、咖啡、生活相融合的,就不能不提到臺北的「誠品書 店」。臺灣流傳一個說法:如果說最高的101大樓是臺北的 地理座標,那麼,誠品書店則是臺北的文化地標。走進這個 號稱讓讀書永遠不打烊的書店,溫馨的環境、優雅的陳設, 除了專門的書店外還設立了咖啡廳、演講廳、文具店等,滿 足了現代人多元化的生活需求,也給書店文化賦予了新的 內容。在人們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中,或許閱讀是讓我們慢 下來的一種生活方式。在這裡看不到行色匆匆的人群,也沒 有熙來攘往的喧鬧,而是一張張沉心靜氣的面孔和一份安 閒自在的心情。因為慢,也就有美感了。聽臺北的馮居士夫 婦說,師父每次到臺北,都會在誠品書店選幾本自己需要的 書,喝上一杯咖啡,安靜的待上個半天。   從誠品出來,導遊小姐貼心的安排我們住在寧夏夜市旁

55

第 卷.第 期

39

1

邊;晚上九點,正好是非夜市莫屬的時間。師父早有跟我們 訂好規矩:「到臺北的第一天就安排你們去逛夜市喔,後面 和師父一起,就沒有那麼多夜市逛了喔。」什麼意思?原來 後面有師父陪同的日子,就要跟著師父吃素了!感恩師父慈 悲,還為我們這群貪吃的弟子著想。大家分頭把夜市掃蕩了 一番,安心滿足的回到酒店,明天就能見著師父了,帶著期 待和激動的心情迎接第二天的到來。

第二站,臺灣之心––南投   從臺北到南投,我們換上了超級豪華巴士,導遊阿華說 是師父特意叮囑,怕我們旅途辛苦,要坐得舒適。   高速公路上一直下著雨,師父撥來的電話也一直沒停 歇,一路關心我們到哪了?見到師父已是中午時分,師父站 在山門口等我們,雨後溫暖的陽光照在師父黃色的僧袍上, 顯得格外的醒目和親切。   文殊院,白牆樸素的庭院建築,充滿樸實與寧靜,臺中 的居士早早準備好豐富又營養、美觀又可口的齋飯。師父溫 馨提醒別吃太多了,因為之後的每一頓素食餐都會帶來前所 未有的驚喜。可以說在臺灣的每一天,都感受著視覺盛宴、 味覺的大餐以及心靈的洗禮。   埔里雅池園的天然健康蔬食、南埔精舍的農禪食蔬、霧 峰講堂直指人心的手語表演、臺中講堂的人乘佛歌,還有場 場師父的開示,每個道場無疑都帶給我們一次心靈的淨化。 這裡的居士看不出年紀的差別,但有個相同點,從他們臉頰 眉目間透出的都是菩薩般的微笑,從他們的言談舉止中感受 到的都是溫暖與慈愛。   每個道場都供奉一尊站立的釋迦牟尼佛像,為何是站立 的佛像?師父說:「因為學佛就是要學佛菩薩的所作所為,

56

行菩薩道,要動 起來,才能信受

車,看到窗外揮手 歡送的居士們直到

菩 ◎薩行處 ◎

奉行。」坐上大巴

消失,內心久久不 能平靜。   大巴車一路穿 過小鎮街巷繼續上坡行駛,來到了聖潔肅穆的玄光寺和玄奘 寺,這裡分別供奉玄奘大師的金身和頂骨舍利。玄奘大師以 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相,不畏生死西行取佛經,「寧 可就西而死,豈歸東而生」,度化眾生的真實事蹟,使人們 對這位文化交流使者產生由衷的崇敬和欽佩。如果沒有這些 古德捨身忘死,求法弘法,佛法怎麼能從印度傳到各地,兩 千多年薪火相續,利益無量眾生呢?這就是大乘佛法的精神 所在。因為寺院坐落在日月潭景區,所以這裡人潮湧動,但 依舊可以看到人們有秩序的排隊等候。   回程,車子從店鋪密集的街道和臺中的幾條交通幹道上 經過,為的是將臺中的夜色盡收眼底。作為「文化城」的臺 中市,不時地會有各種藝術展覽活動,你可以在國家劇院看 一場不同風格的演出,也可以漫步在街頭欣賞路邊的文創小 店,一切都是那麼輕鬆愜意。

第三站,臺灣的寺院   中臺禪寺,位於臺灣南投縣埔里鎮,遠望中臺禪寺像一 位修行之人靜坐於群山之中,散發著包容大千的磅礡氣象。 因為是我們師父大願方丈領隊,中臺禪寺的副住持親自出 來迎接,還專門請了知客法師為我們導覽。整座建築以相表

57

第 卷.第 期

法,訴 說 著 頓 漸 不 二 的 大

39

乘妙理,從中心主軸三身佛

1

殿直至金頂,象徵著「明心 見性、見性成佛」的頓悟法 門。   佛陀紀念館,位於臺灣 高雄市,是西藏喇嘛貢噶多 傑仁波切贈送護藏近三十年 的佛牙舍利給星雲大師,為 正法永存、舍利重光而興建 的。佛陀紀念館,主要建築 位於中軸線上,八座寶塔豎 立在寬廣的菩提廣場兩側, 代表八正道。佛光大佛設於 主館後方,通高一百零八公 尺,為世界最高銅構坐佛, 希望透過供奉代表佛陀威 德、智慧的法身舍利,讓人 們在禮敬佛陀舍利的同時, 能夠開發自己清淨的佛性, 並為人間注入善美與真心。   當天天氣晴朗,整個菩 提廣場顯得格外莊嚴殊勝, 這不就是我們所嚮往的人 間淨土嗎?知客法師還請我們到會議室觀賞了建館緣起宣傳 片,臨走時看到星雲大師提倡宣導的「存好心、說好話、做 好事」的三好價值觀立在殿堂。   慈光山人乘寺地藏院,一座綠瓦白牆、清淨莊嚴的梵

58

菩 ◎薩行處 ◎

剎,是師公 上 聖 下開老和尚創辦的;僧團分支道場有二十多 個。師父開示說:「老和尚弘揚人乘佛教,就是要使人心淨 化,提倡修行要在行中修、動中修,在行、住、坐、臥中與佛 同在。」二樓大殿中央供奉著用檜木精雕的丈八地藏菩薩, 聖像慈悲、莊嚴、圓滿。院外的禪林「離垢清涼園」,綠意盎 然,清淨優雅,發人深省的法語,使人心靈清淨。不遠處的 農禪,全是師父們親自栽種的有機蔬菜,大湛法師開示農禪 的特點就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學會用清淨心做事,才 能福慧雙修。」   清晨,沿著海岸線繼續南行,寶島臺灣行也將接近尾 聲。車子行駛在蜿蜒的山道上,途觀南灣、鵝鑾鼻,及臺灣 海峽、巴士海峽、太平洋分而不分的三水分界處,還到頗有 南洋風味的墾丁。著名的鵝鑾鼻燈塔,是臺灣最南端的地 標,見證著歷史的滄桑。這裡的海洋碧波萬頃,巨礁林立; 海水拍打著礁石,浪花飛濺,心裡蕩起陣陣漣漪。   師父常說:「有佛法就有辦法,要時常觀照自己的心,將 佛法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光明覺照,就算外面波濤洶湧, 內心依舊風平浪靜。」

59

第 卷.第 期

39

1

南昌居士臺灣行

大俠的斗笠 文◎魏偉

  它,靜靜安躺在大巴行李架上,拍下它那略顯孤單的身 影,微信發送給剛剛道別的師父。師父很快回信:「我正想 過問斗笠的事,既然是你發現的,就送給你吧。」   第一次見到大願師父和他的斗笠,是在2011年。緣分匪 淺,此後師父每年都會藉赴內地參訪之機,安排一到兩次會 面。今年更是「反主為客」,在師父盛情邀請下,十七名南 昌有緣人赴台參訪。作為台灣慈光山僧團的「大當家」,日 理萬機的師父,幾乎全程陪同我們完成了由他親自設計的縱 貫南北的台灣之行。   歷年來,這些或長或短的會面,師父與斗笠是形影不離 的,以致於一想到他,畫面中一定有頂斗笠。   我對斗笠其實是有特殊情結的,但這份情結昏睡了許多 年,直到偶遇戴著斗笠的師父才悄然甦醒。   小學由《射雕英雄傳》起始迷上武俠小說,以致一發 不可收拾。五年級曾正兒八經寫過一篇習作,大概叫做〈斗 笠大俠〉,滿滿一大筆記本,在全班同學傳看借閱中莫名失 蹤。具體內容已模糊,主人公的武器便是須臾不離身的斗 笠,也屬當年絞盡腦汁的標新立異。   斗笠主材為幽谷萬年古木,退可守,抗擊打能力超強, 香氣可解百毒。進可攻,內置機關重重,斗笠下沿周邊加裝 一圈可伸縮的深海精鋼鋒刃,無堅不摧。上沿周邊則可發射 多種暗器,還可以如「歸去來器」般甩出遠距離克敵……。

60

  儘管早已不是當年那個幻想戴著斗笠神器行走江湖、快 意恩仇的少年,忽然瞥見斗笠那一刻,親切感油然而生,而

利器」無關,圓邊尖頂,不知名植物葉片包裹竹制骨架,再 輔以塑線編織固定。只是這斗笠在內陸城市是不常見的,久

菩 ◎薩行處 ◎

戴斗笠的師父同樣親切。那是一頂極普通的斗笠,與「神兵

違 和 新 鮮 交 織,繼 而 引 發對這位戴著斗笠的出 家 人 的 興 趣。畢 竟 懵 懂 的 武 俠 世 界中,但 凡出 家 人出 場,通 常 都 是 高 手中的高手。    師父具備出家人的 典型性莊嚴,與「武林高 手」無關,言談舉止間透 出的親和力甚至詼諧卻 是 不 多 見 的。加 之 師 父 出家前曾從業媒體,出家 至今三十餘年仍親力負責《人乘》季刊的編纂,而我也在媒 體混跡多年,於是很快便熟絡起來。得知這位慈悲隨和的獨 行者,居然是台灣知名僧團慈光山的住持,多少還是有些訝 異。   多年後,訝異變成平常,也徹底顛覆了我對「高手」, 乃至「俠義」的認知。此次台灣行參訪高雄佛光山時,年輕 的導引員認出了師父:「您是不是那個很會寫書的大願法師 ?」師父的確很會寫書,每年都有新書在台灣出版發行,已 達二十多本。   師父每年的大陸行程,就是參訪各地佛教祖庭,為寫 作收集相關素材。江西、兩湖(湖南、湖北)祖庭,古剎甚

61

第 卷.第 期

39

1

多,「走江湖」,幾乎成為他每次大陸行程中的定式部分。 無論旅途多勞頓,行程多緊密,師父總是精神抖擻與大眾結 緣;隨緣方便,為大眾普法。或從家庭裏的苦、樂交織,引 申生、老、病、死之因果無常;或從衣、食、住、行的貪戀執 著,契入諸相非相的究竟了義。師父以平易近人之道風,身 體力行著慈光山「人乘佛教」宗旨,所到之處,可謂大眾踴 躍,龍天歡喜。   逐漸走進這片更為廣闊的「江湖」,我忽然發現,師父 原來是個深藏不露的「絕頂高手」。而在參訪文殊院、地藏 院、霧峰講堂、南埔精舍、台中講堂、圓東庵等一眾慈光山 分支道場的過程中,我們接觸到的每一位當地居士都洋溢著 發自內心的快樂和滿足,用毫無保留的熱忱和愛意為素未謀 面之人奉獻精美的蔬食。走心的表演,這不正是《金剛經》 所云「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嗎?這不正 是默默安坐在一旁的大願師父的大願嗎?   如果替天行道、扶危救困,可謂之「俠」;除暴安良、 懲惡揚善,可謂之「義」;那麼,如師父般,以菩薩心腸、和 平手段,廣結善緣,普度眾生,豈非俠之大者?義之大者?   如今,斗笠靜懸在客廳一隅的牆壁上,我不大可能會生 起戴上他的念頭,「時時勤拂拭」,是必要的。我想,每一次 拂拭,都是一次修行;每一次拂拭,都會提醒我:「即便無 法像斗笠的舊主人那樣達濟天下,至少可以獨善其身。」也 只有把自己的善心、善念護持好,才有可能把積極向上的正 能量傳遞給身邊的每一個人。

62

南昌居士臺灣行

又一次,錯過臺灣 菩 ◎薩行處 ◎

文◎黃清

  我沒到過臺灣!   從小到大,臺灣一直是我嚮往的地方。小學課本裡的日 月潭,出現在入學啟蒙的第一課;民謠中的阿里山,高山長 青,澗水長藍;「鹿港小鎮」裡的漁村,羅大佑歌唱它的清 晨和黃昏……,很多關於臺灣的傳說,形成零零碎碎拼接起 來的臺灣印象。但,沒有真切感知,永遠都屬於妄想。   近兩年,因種種緣由兩次錯過絕佳的遊臺機會。一次是 2015年,單位組織免費全臺遊,我錯過;另一次是今年3月, 南昌人乘居士赴臺參訪各禪宗道場,大願師父親自當導遊, 我依然錯過。   我的世界裡的臺灣遙遠模糊,數次因緣阻隔,難以抵 達。而臺灣與我,又因緣殊勝——我的師父就在臺灣。因 此,我常心懷感恩,願以善念護之,相信會有因緣成熟的一 天,能夠真切地與臺灣相遇。   今年3月,南昌人乘居士首次組團,開啟臺灣之旅。這是 在大願師父的聯結下,促成的一次非常意義的旅程,年前就 已計畫好,我心雀躍之,早早地辦好了入臺簽證。接下來的 一個月時間,我隨大家商定各種旅遊細節,負責代辦各種聯 絡事宜,興奮歡喜。入臺人員來來回回確定很多次,徐志軍 居士的母親等幾人入了團又無緣同行;程志華居士在出行前 一週,匆忙辦簽證,趕在最後一刻入團。在旅行社人員辦理 最後一道入臺手續時,我突然被告知,簽證不是自由行,無 法隨大家入臺。

63

第 卷.第 期

39

1

那一刻,緊張、懷疑、遺憾、惋惜、失落,錯綜交織,心裡 無數個念頭消失又湧起,此起彼伏。「天哪,忙活一個月, 到頭來竟然去不成!」、「這不是真的!」、「我該怎麼辦 ?」……如今,在看了西藏朝聖電影《岡仁波齊》之後,再 聯想《金剛經》中「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之句,回想當時的 自己,不覺自嘆凡夫,要面對那麼多的情緒反應。   電影中,一行磕長頭朝聖的形形色色人,他們不抗拒 「麻煩」,不拒絕「波折」,不害怕「無常」,發生什麼,就 面對什麼,永遠都是一顆平常心。甚至在面對生死時,他們 也不卑不亢,無喜無悲,內心永遠有著一股寧靜的力量。就 像一行禪師在《正念的奇蹟》中所說,「悲觀或樂觀的想法 都太簡化了真理,重點是實相真正呈現出來的樣子。悲觀的 態度永遠不會讓安詳的微笑綻放,而那安詳的微笑綻放在哪 呢?那是浮現在菩薩和其他正道者唇邊的微笑。」   這才領悟,人的生命價值在於每個當下的心態。有時會 想,世間因果錯綜,生命的每一個瞬間可能都是一次考試, 而我在面對這次臺灣之行的考驗時,沒有通過考試罷了。

64

香華雲聚十方界 心地莊嚴遍馨香 林貴幸的花藝供養 文◎李若

圖片提供◎林貴幸

第 卷.第 期

39

1

佛教中,花有清心香潔的象徵意義,佛經中也有記載供 花功德。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中說到香花供佛,能得 十種功德:一、處世如花。二、身無臭穢。三、福香戒香, 遍諸方所。四、隨所生處,鼻根不壞。五、超勝世間,為眾 歸仰。六、身常香潔。七、愛樂正法,受持讀誦。八、具大福 報。九、命終生天。十、速證涅槃。 花 供 養,成 為 佛 教 文 化中的一大特色,也成為佛 教供養儀式中的要角。原始 供花有三種形式,於法會時 將蓮花瓣或花形紙片散灑 於「花筥」之中,謂之「散 花 」; 或 於 皿 器 中 盛 置 鮮 花或花瓣,供於佛前,稱為 「皿花」或「堆花」;佛教傳

佛前清供,自在圓滿

入中國,盛行將花供奉於瓶

中,即為「瓶供」。除此,因日本遣唐使的因緣,使得供花藝 術傳入日本之後,融合了當地文化,發展出「花道」的多種 流派,成為日本一門獨到的傳統藝術美學。

花藝,是遠方的呼喚 前台中市中華花藝推廣協會理事長林貴幸,深入鑽研花 藝數十年。孩提時期,母親常於閒時在客廳中插花,花就是 伴隨著她成長的重要元素。因母親受日本教育,也是小原流 花藝教師,家中常有學生來向母親學習。年少的貴幸,常穿 梭其中,為母親整理花材,對於花形的感受也不自覺地成為 生活中的一部分。有一次,母親想教授她插花技巧,以為漫

第 卷.第 期

39

1

不經心的她絕對無法完成,沒想到,她一下就完成了。這讓 母親非常驚訝,也覺得她有花藝師的天賦。 然而,就像是品味電影中的重要配樂,隨著劇情高潮迭 起,卻在偶然生命中的某個轉折片刻不斷跳出,在心中餘韻 迴盪不已。自小功課優秀的她,高中起就獨自北上就學,讀 的是一流的女中,大學也是一流大學的法 律系,那時的她,一直以為會就此走上人 人欣羨的輝煌道路,哪知卻因為戀愛結 婚回歸了家庭。那時的她,看著同學考上 司法官,自己卻在家庭之中盤旋,感觸不 已。然而,驀然想起的卻是那個迴盪在心 中的聲音,插花,這是她自小到大一直陪 伴著的興趣啊!如今,她可以全然地專心 修整一盆花,如同梳理內心被遺忘已久的 渴望。

燕聲回眸人間世 紛棼靜淨心自得

有著法律人的條理

的感性與細膩,再加上 從小對花的不解之緣, 她奮力用自身的花藝反 芻對生命與事物的想 中友國際花藝大展致詞

法。從母親的小原流花

藝,到接觸了中華花藝,近年更到國外進修花藝造型設計, 並嘗試與各種領域的藝術結合,讓插花,不只是一個獨立 靜態的概念,更加入展演的想法,讓花有了更多表達的可能 性。她在花藝領域裡,像是一尾魚,有著溯源的原始本能, 時節到了,聽到呼喚的鼓聲,便要在浪濤浮沉中奮力湧入。

用花藝與慈光山結緣 相較於傳統插花比較偏重個人的獨立思考與完成,林貴 幸在自己插花的同時,也從事花藝教學。因其紮實的教學理 論與實務,吸引許多跟隨她插花的學生聚集;也因為花,認 識了她接觸佛學的重要善知識——王雪惠,亦是她親近慈光 山的重要橋樑。 平日擔任檢察官的雪惠,是親近山上多年的發心居士, 護持山上數十年,歷經人生中 許多重要的關卡與考驗。山上 師父接引她深入佛法,轉變她 對生命的看法,從年輕到現在, 也陪伴者慈光山初期的刻苦到 如今的樣貌,她戲稱與山上有 所謂的革命情感。因為山上舉 辦法會,需用插花來莊嚴壇場,

雪惠插的浴佛台

藝 ◎海禪舟 ◎

與邏輯,也有著藝術家

第 卷.第 期

39

1

她便義不容辭,接下任務後卻發現光靠自己的手藝與眼界, 無法變化出動人的畫面;於是,她便向林老師求教。 沒想到如此因緣,成為林老師與其花藝團隊與慈光山親 近的重要契機點。慈光山的許多重大法會,常於埔里覺華園 舉辦,因為壇場大,需要幫忙佈置的人手也要多,林老師與 雪惠便號召了一群花藝界的老師與朋友一起來協助。好幾年 的「水懺法會」、「盂蘭盆法會」,都有一群來自各方的花 藝協會的設計師與學生聚集,由林老師與雪惠帶領共同莊嚴 壇場,也成為各方花藝師互相交流技藝與情感的重要平台, 甚至培養出團隊合作的絕佳默契,往往由老師設計好佈置草 圖,用麥克風指揮,雪惠與淑桂擔任助手,加上一群默契絕 佳的團隊,合作無間地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壇場花藝設計。 一般插花受空間與人力的限制,常常只能在小範圍獨 立發揮,花藝師們很珍惜有插大型花的經驗,也體會到山上 法師們的親切與溫暖,給她們很大的發揮空間。往往每年法 會,就可以看見他們不辭辛勞前往擔任免費插花義工,甚至 還供養所有的佈置花材費用。此情此景,是山上一處動人的 人文風景。

覺華桂花香 覺華園,是這一群花藝設計師共同的溫暖回憶,培養出 緊密的情感。林老師珍惜這一群因花結緣的朋友,也許他們 有些人沒有宗教的信仰,但是卻因為花藝佈置的因緣而踏入 道場,成就一方海會雲集;淑桂居士,便是其中之一。 淑桂因為來山上插花而學佛,甚至皈依佛教,並且在生 命中的晚年,決定以佛教儀式完成最終的告別。在她癌症末 期,這群插花的同行善友,為了完成淑桂最後的心願, 2009 年的浴佛法會,林老師與雪惠拜託山上可以讓他們承領法

▲103年盂蘭盆法會。▼104年盂蘭盆法會。

第 卷.第 期

39

1

老和尚圓寂二十週年法會,工作人員合照。

98年浴佛法會,工作中的淑桂與雪惠。

會的花藝佈置,只因淑桂的心願,想在生前再一起重溫覺 華園插花時的情景。那一年,林老師便為淑桂設計了一個主 題——圓,用藤蔓鐵絲重重纏繞著一個圓,紀念她們因為花 藝而相聚相守的因緣,一圓淑桂的夢。 2011年,淑桂滿願地離開人世,閉眼之際,腦海中還印 現著覺華園的三尊莊嚴大佛。多年過去,覺華園的大佛,仍 慈眉俯視眾生,這一群穿梭其中佈置壇場的花藝師們,仍不 時想起這位共同的夥伴,有時在佈置過程中遇到問題與困

難,還會說:「淑桂,妳趕快來幫忙。」彷彿,覺華園中還有

器露展風華 相較於傳統花藝只侷限於花材與展現,林貴幸精進在創 作上力求突破。2016年於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雅堂館, 她帶領一百一十一位資深的花藝老師,舉辦了一場中華花藝 大型的展演,整個展場分為六區,以「一花一世界、一葉一 乾坤」的概念起心於性靈,糾合植物的特性,呈現花木生命 之美,讓花藝家運用各種不同器物媒材呈現花藝作品。 其中,老師的大作「器露風華」,為此次的主場設計, 跳脫了所謂花器的概念,將花器喻為「華屋或精舍」,象徵 花藝插作的大地,並與鏽蝕藝術家吳極的「鉛華隱」作品搭 大作∼器露風華

藝 ◎海禪舟 ◎

著淑桂穿梭的身影;她們因花而雲聚,馨香餘韻卻永常存。

第 卷.第 期

39

1

配,利用銅板與化學藥劑,產生雪花斑駁之感的巨型鏽蝕作 品為背景,用花藝感性鋪陳這六十多年來對於花藝與生命的 心境轉換。舞臺左方利用烏

與番石枝,以及枯木、雪櫻文

心蘭,來象徵生命裡的喜怒哀樂、起承轉合;生命的閱歷層 層疊疊,就以包裹著象徵熱情生命力的紅色鶴蕉,逐漸過渡 到舞台右方,以一株枯幹的淡泊與寧靜收尾,這也是多年來 從花藝中悟道的心情。 走過六十幾個年頭,從母親客廳的一盆花開始,到如今 成為一名小原流與中華花藝的資深老師,也擔任許多花藝協 會的重要職務,老師總是謙遜地覺得自己還有更多需要突破 的,那是一條牽引著她生命不斷往前的線頭。一朵花就是一 個微妙世界,她用花來反照自心,並閱讀人生。

一生的突破與修行 年逾六旬,對花藝的熱情不減。剛從荷蘭進修花藝設計 回來,期許自己在原有的花藝基礎上,能有更多造型、色彩 與思想上的突破,然而這些東西,也必須從文學、哲學與生 命閱歷上去思考與累積。某次的道場花藝佈置,她有別於以 往以花為主角,用一面面雙面鏡子懸吊其中,她想要表現華 嚴世界的重重無盡,萬法皆是周遍圓融緣起無礙的概念。鏡 子的光影互攝互入,雖然沒有看見花,卻讓反照佇足的人, 映照出內心之花,也照見那個清淨的彼岸;這就是她想要表 達的。她總是謙遜自己佛經讀的不多,但是卻因為花,讓她 與佛法更靠近。 林老師也喜歡時尚、前衛的表現形式,結合裝置藝術 的概念,常與異材質結合且色彩對比強烈,卻又能將之融合 得很好。這樣的概念,也啟發她跳脫出傳統壇場花藝佈置的 侷限性。某一年的法會,老師運用唐棉與銅絲串垂,懸於大

佛之間,營造出若隱若現的簾幕之景,讓人有著想一窺佛法

上,整體感覺前衛又和諧,給人耳目一新。老和尚圓寂二十 週年的法會,以大型盆花、垂柳、蝴蝶蘭佈置,在花器的處 理與思考上,噴上石頭漆呈現斑剝歲月的感覺,樸素卻顯有 大器。2015年的盂蘭盆法會,更用義大利進口紙花與立體方 框,置 放 在 千 手 觀 音兩側。 老師總是大膽 嘗 試 創 新,卻 又 能 巧 妙 和 諧,那 麼 多 年來,山上的師父常 給林老師很大的發 揮 空 間,甚 少 指 定 過什麼題目,總是讓 ▲到彼岸。▼花藝結合表演藝術展演。

藝 ◎海禪舟 ◎

奧秘之感。2014年,更用紅、黃、藍三色木框,置放於法台

第 卷.第 期

39

1

浴佛法會時,用唐棉與銅絲製作垂簾,懸掛大佛前。

她放心地發揮。然,在921大地震的隔年,台灣沉浸於哀痛之 中,慈光山所屬的文殊院也因靠近震央而崩毀,須面臨重建 的命運,師父給了她一句話——「不倒的蓮花」,期待她用花 藝來撫慰眾生,並期許大眾能在困境之中,走出一條希望 之路。 生命的漫漫長河中,林貴幸也在每一次的花藝佈展領悟 到這句話的意義,不斷地在花藝與佛法的觀照中自我精進, 即使難行也要能行,如同不倒的蓮花。原本銳稜不服輸的個 性,一次又一次呼喚起清明的覺知,因此變得慈悲柔軟,甚 至用花藝雲聚一群志同道合的花藝團隊,交織彼此的生命一 起提攜向上,凝成一股莊嚴的馨香。 二十多年前,林老師與慈光山因花藝結緣,從花藝中照 見一條屬於自己的修行之路;至今,她一次又一次地,用精 湛的花藝,供養眾生。

▲逐舞光勳。▼返照琉璃。

第 卷.第 期

39

1

千江有水千江月 文、圖◎連寶猜

釋迦牟尼佛去國十有二年後還國, 用慈愛的雙手牽引他久違的獨子羅 羅: 「世界上的財富是不可能永遠存在的,跟我來,我將給你永遠不會消 失的東西。」 於是羅 羅出家,成為佛教史上第一位沙彌,證羅漢果。 他也度化妻子耶輸陀羅,出家為比丘尼, 超越人世間短促的情愛,證得四果阿羅漢。 他的弟弟也隨著出家,放棄財富、權勢和地位。 之後釋迦王國為琉璃王滅亡, 子民全部被屠殺,片甲不留, 唯獨佛陀慈祥的教誨,宛若千江水、千江月,廣被人間。 多少歲月中,王朝世代交替,都市興起、繁華又沒落, 多少人事滄桑中,新生兒純真的喜悅,青少年壯志四海的飛翔, 中年人的搏命和無奈,老年人日薄西山的炎涼。 隨著工業文明的興起, 萬物面對更嚴苛的生存環境, 破裂的大氣層,日益嚴重的空氣污染, 吸毒的人們,種族歧視問題, 宗教信仰的分岐與版圖擴充,

78

引起人心的猜忌、仇恨, 戰爭一觸即發,人們懷著不安的情緒,

是戰爭的炮火隆隆?抑或地震?抑或眾生內心積壓的躁動?

佛 ◎子童心 ◎

此起彼落的建築物,天旋地轉,

此時最需要的心靈環保,唯有佛陀, 脫離六道輪迴的圓滿智者, 視一切眾生為佛子, 一沙一世界,微塵,劫數,正法,像法。 在他悉心的教誨中,成、住、壞、空,應做如是觀。 唯有愛、寬容和智慧, 可以改變命運,成就美麗新世界!

79

第 卷.第 期

39

1

預了 文、圖◎吳泥

原文 無常迅速1,雖老少無別。然年少人猶處未 定之天2,妄冀長壽3;若老年人,則定然光景無 多矣!須把身世事處分了當,從他無常朝到暮 到,撒手便行,無所繫累。此晚境大要緊處,不 可忽!不可忽!

註釋 1、無常:指變動不定、難以捉摸,在漢語 中常指死亡。而在佛教用語中,指梵語 「anitya」,一切世間萬物終將變異,無 常存者。 2、未定之天:「天之未定」倒裝,指天意 還未決定之事。語本宋.蘇軾《三槐堂 銘》并敘:「盜蹠之壽,孔、顏之厄, 此皆天之未定者也。」 3、妄冀長壽:「妄冀」,指胡亂期望。「妄冀長壽」,並非指如秦 始皇那樣妄求長生,而是指年輕人往往感受不到健康壓力、生命 風險,對壽元的期望值通常偏高。 釋義 無常往往來得很突然,無論對老年人或少年人,都是沒有區別 的。然而,年輕人的壽限,還處在未定數之中,尚可以妄求長壽; 如果是老年人,剩下的時間必定不多了,必須把身後的事情處理 好,這樣任憑無常什麼時候到了,都可以安心放手就走,沒有任何 拘縛。這是晚年最重要的事情,不可輕忽!不可輕忽!

竹 ◎窗選讀 ◎

人生的拼圖,猶如戲碼,有上有下,有喜有憂,非真非假,演完了終須放下。

感言 近日創辦誠品書店28年的吳清友先生,心臟病突發驟逝,他的經 營理念提到:「人文代表愛,藝術代表美,創意代表一種終身學習, 希望將人文、藝術、創意融入生活裡面……。」這也是我在繪畫、雕 塑生活中的理想表率。 另一畫家友人去日本旅遊繪畫,途中心肌梗塞花了台幣三百萬 才保住性命。吳先生有先天性心臟病史,而我畫家友人之前並無心臟 病徵兆。此二無常事件,不禁讓我警醒!我的家族亦有心臟病史,筆 者去年起便有幾次心悸發生。已經快到耳順之年了,心態雖常自覺年 輕,也不能不早做打算,該捨的須捨,捨不下的須快學「放下」!

第 卷.第 期

39

聞逆耳言 懷拂心事

1

文、圖◎小童

耳中常聞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纔是進德修行的砥石。 若言言悅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鴆毒中矣。 ∼菜根譚

人都愛聽甜言蜜語,阿諛奉承的話教人聽的洋洋得意,飄飄欲 仙,卻也消磨了志氣,放恣胡來,走向墮落。飲鴆止渴,且問毒酒 味美而何益?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為了導正匡扶,別人的規 勸儘管不中聽,卻都是為自己好。若因此表現出厭惡不平,只是透 露了修為的不足。 唐太宗李世民是個從善如流、勇於納諫的君主,終於成就了有 名的「貞觀之治」,為後世所傳頌。《貞觀政要》一書,有〈論求 諫〉、〈論納諫〉等篇章,記述他任用賢能、虛心納諫。即使臣子 言辭過激也不加罪,因此臣子敢於批逆鱗、犯龍顏,直言太宗治國 得失。當其直言也,自是鍼砭時弊,一語中的,只有論事直戳,不 計措辭嚴厲,而太宗都能廓然大度,一一採納,正足以稱一世之明 君。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拂心事常在、常有。苦煩之際當深 思反省,視此為磨練增上的機緣,用為提升吾人人生的境界,進德 修業的功夫於焉成全。孟子曰:「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在強 調逆耳之言、拂心之事,乃是進德修業的砥石,能磨礪出高尚的品 格。若只求言言悅耳,事事順心,則恐將隨波逐流,沉淪在生死海 中。

圖 ◎說菜根譚 ◎

第 卷.第 期

39

1

一方禪寄 篆刻、禪語賞析◎赤子 編按:透過篆刻,多年來蟄居魚池鄉的赤子,將自己對禪門公案的體悟,展現在一 方金石押印當中。禪門意境活潑,不受拘泥,篆刻便是赤子悟禪的方便法門。她以 甲骨、陶文、象形……,加上風格獨特的圖案設計,優雅無礙地刻畫並寫下心境與 賞析。

事不掛心•心不掛事 德山宣鑒禪師言:「於己無事,則勿妄求;妄求而得,亦 非得也。汝但無事於心,無心於事,則虛而靈,空而妙……。 聖名凡號,盡是虛聲;殊相劣形,皆為幻色。汝欲求之,得無 累乎?及其厭之,又成大患,終而無益。」 ∼《景德傳燈錄》卷第十五

篆印賞析 「事不掛心•心不掛事」是很直接的一枚印,右讀左讀皆可, 卻是不易實行的字義。既難無事於心,也不容易對事無求,亦 即無心於事。或者這是很粗淺的認知,即令如此,也要努力修 習,當成目標前行。

一 ◎方禪寄 ◎

念力 讀《念力的秘密分享》,書上提到:「意識,是一種不受 我們身體局限的物質,是一種條理分明的能量,有能力改變物 質事件;以心控物能力,超越時間、空間的限制。」法界緣起 乃自性變現的,自性是一切萬物的本體。心是宇宙的根源,心 念盡虛空、遍法界;念即能量,識乃精神現象。經上言:凡所 有相,皆是虛妄。因此,念的力量是可以改變外在的環境和物 質的。

篆印賞析 「念力」,印面的設計源自一張舞蹈圖片,在點觸之間有 著迸發的力量。雖則或因一念不覺,而至絕境或遇難關,若明 白是妄念、妄想、染污影響著我們,欲離絕過關,就得依靠正 念之力了。

第 卷.第 期

39

1

想入非非 文◎徐偉 圖◎映芊

許多成語,我們即使從沒細究它 的意思,時機一到,卻能用得出來。 例如有人遇上某個情境,開始不切實 際地非分之想,尤其是對異性出現不 正當的情欲邪思,我們就會說他「想 入非非」了。從「非非」的字面上, 我們很難探究它的原意,卻因此更是 莫名其妙地為它罩上一層薄紗,有了 引人遐思的氛圍。其實,這「想入非 非」,是從佛教的一個專有名詞「非 想非非想處天」發展過來的。 不同於我們習知的物理世界,佛 教的宇宙觀,說我們居住的世界叫娑 婆世界。此娑婆世界的眾生,又依各 自的業報,分別居住在欲界、色界、 無色界等三界中,且在此三界間生生世世地不斷輪迴。人類 與地獄、惡鬼、畜生,混居在欲界。較高層次的色界和無色 界,也就是「天界」,是修福、修善而得禪定的眾生,死後成 為天人所居住的地方,應該也就是一般人所理解的神仙居住 的天堂。 欲界有六層天,色界有十八層天,無色界有四層天,加 起來就是「三界二十八天」。 欲界:指具有淫、情、色、食等各種欲望的眾生所居住

86

成 ◎語佛源 ◎

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間包括人、阿修羅,下至地獄、餓 鬼、畜生等。因為男女雜居,有各種染污和欲望,所以稱為 欲界。 色界:此界位於欲界之上,生此界者,無淫、食等各種 欲望,雖保有色身(物質的身體),無男女相的分別,所以 和欲界眾生的色身樣貌有些不同。此界眾生、宮殿尚有色質 形貌,因此稱為色界。 無色界:此界沒有任何物質,也沒有身體、宮殿、國 土,只有心識,住在深妙的禪定之中,因此稱為無色界。

87

第 卷.第 期

39

1

十法界

六凡四聖

三世間

天台四佛土

佛陀



正覺世間

常寂光淨土

菩薩



正覺世間

實報莊嚴土

緣覺



正覺世間

方便有餘土

聲聞



正覺世間

方便有餘土





三界六道

無色界四天

眾生世間/器世間

凡聖同居土

色界四禪九天

眾生世間/器世間

凡聖同居土

色界三禪二天

眾生世間/器世間

凡聖同居土

色界二禪三天

眾生世間/器世間

凡聖同居土

色界初禪三天

眾生世間/器世間

凡聖同居土

欲界六天

眾生世間/器世間

凡聖同居土



欲界人道

眾生世間/器世間

凡聖同居土

阿修羅



欲界阿修羅道

眾生世間/器世間

凡聖同居土

畜生



欲界畜生道

眾生世間/器世間

凡聖同居土



餓鬼



欲界餓鬼道

眾生世間/器世間

凡聖同居土

地獄



欲界地獄道

眾生世間/器世間

凡聖同居土

三界中無色界的境界最高,又分四層天:「空無邊處 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和非想非非想天」,其中又以 「非想非非想天」為最高,也就是三界中的最高天,因此又 稱「有頂天」。《楞嚴經》形容此天眾生是:「如存不存, 若盡非盡,如是一類名為非想非非想處。」《俱舍論頌疏論 本》第八也有解釋:「謂此定體,非前七地麁想,名為非想。 若想全無,便同癡暗。有細想故,名非非想。」說明此天是諸 天之首,這裡的眾生定力深湛,思惟狀態已經沒有麁想,故 名「非想」,但又非完全無想,還有細想,所以又名「非非 想」。 然而,徐恒志居士在《略述修禪次第》有云:「這定在 三界中最為微妙,凡夫證入此定,往往誤認為涅槃,實際上 此定雖能伏住第七末那識,故說『非想』,但第八阿賴耶識 仍似盡未盡,故說『非非想』。也就是說入此定中,雖已沒有

88

粗煩惱,但還有十種細煩惱……,不能出離三界。」其實,只 要是三界裡的眾生,無論福報大小、壽命多寡,終究仍未跳

稱此娑婆世界為「三界獄」。   佛陀時代,有個鬱頭藍弗仙人,長年在深山中打坐用

成 ◎語佛源 ◎

出因果,福報壽命享盡後,仍要再入六道輪迴,所以佛陀又

功,修到了四禪八定,也開發了五種神通。於是天天以「神 足通」飛到皇宮,接受皇帝的供養。有一次,供養時,皇妃 以最恭敬的接足禮頂禮仙人。當時,皇后看到仙人的腳,覺 得可愛,忍不住摸了一下。仙人因此動了凡心,凡心一動, 定力散了,神通也消失了。   修了這麼久禪定的鬱頭藍弗仙人,沒想到一朝遇到皇 后,竟定力散失,神通也破了,非常慚愧懊惱,於是發了大 願,重新修習。然而,回到山裡打坐的仙人,因受不住獸吼 鳥鳴,心生煩惱,於是離開山林,到河邊打坐,沒想到魚在 水中跳來跳去,也吵得他無法安心。仙人氣惱之餘,惡念頓 生:「可惡,將來一定要把你們趕盡殺絕……。」後來,仙人 另外覓得一個沒鳥、沒獸、沒魚的山谷,又修成了非想非非 想處定,生到「非想非非想處天」,享有八萬大劫的壽命。   不過,對此,佛陀曾說:「鬱頭藍弗仙人雖然能生到非 想非非想處天,可惜八萬大劫到後,禪定散掉,仍要墮入 畜生道。」就因為他曾發了毒誓,要把鳥、獸和魚趕盡殺絕 的報復心,天福享盡,最後還得墮入畜生道,轉世為殺諸魚 鳥的飛狸。所以,學佛修行,除了修定之外,還要修慧。有 了智慧,就能時時反照,不被外緣干擾誘惑,也才能超凡入 聖,獲得解脫,不受後有。   佛陀當年參禪入定,其實也曾用了三年證得非想非非想 處定,後來發現它並非究竟圓滿之道,未能脫出三界,才又 出定重練,最後修內觀而證得究竟菩提。佛陀進入涅槃時,

89

第 卷.第 期

由色界第四禪入

39

「受想滅盡定」,

1

才 可 出 三 界,獲 得 真 正 的 解 脫, 不 再 輪 迴 。「 受 想滅盡定」合 併 前 面「 四 禪 八 定 」, 便 是 佛 教 的「九次第定」。 由 此 可 見,無 色 界的「非想非 非 想 處 定 」, 不 見 得 比 色 界「 四 禪 」更 高 或 更 殊 勝,對 修 行 人 而 言,甚 至 是 難 以 到達究竟解脫的 一條歧路喔! 所以,所 謂「非想非非想」,本是「非想非非想天」裡眾生的思惟狀 態,後來竟被用作嘲謔人不切實際地「想入非非」,應該 是肇因於文人下筆時的扭曲與渲染吧!《官場現形記》第 四十七回就寫道:「施大哥好才情,真要算得想入非非的 了。」於是隨著時間,經典透過文學,再轉向民間,也就愈 俚俗、愈偏離原意了。

90

主廚、撰文、攝影◎葉淑秀

羊羹,是小時候常見的甜點之一,記憶中只要吃上一小 口,綿密滑順的蜜紅豆沙口齒留香,甜蜜蜜的滋味深刻烙印 在心裡。隨著時間的推移,傳統台式羊羹似乎漸漸不敵西式 風味甜點,市面上不斷推陳出新的創意甜點,深受年輕人的 青睞。然而,有時身處在一片華麗時尚的甜點世界裡,卻不 禁懷念起那沒有華麗綴飾、顯得質樸內歛的品茗茶點「羊 羹」。有多久沒有品嘗羊羹的滋味了呢?一起動動手,用創意 手法重溫一下懷舊的好味道。 羊羹,根據原料及含水量的不同,製作出來的口感不同,

醍 ◎醐養生 ◎

糖漬蜜柑水羊羹

第 卷.第 期

39

1

名稱也不同。此次示範製作帶有柑橘香氣的水羊羹(含水量 高的稱為水羊羹),有別於一般羊羹使用紅、白豆沙餡。另 外,突發奇想用雪蓮子熬煮製成的羊羹,也別有一番風味。 添加新鮮柑橘汁,使羊羹更加清爽不甜膩。將羊羹注 入反覆以糖汁熬煮浸泡的整顆柑橘裡,不僅外形十分討喜, 和糖漬蜜柑皮一起食用,口感令人驚豔,可搭配甜白酒或品 茗,是值得好好品味的一道甜點。 「羊羹」名稱的由來,名副其實真的是羊肉做的。有一 說,相傳最早的羊羹是鹹食,遊牧民族食用的羊肉湯,因天 冷放隔夜之後,成了含膠質的肉凍。後來,禪僧將羊羹從中 國傳入日本,由於僧侶肉食是戒律,因此改以紅豆取代羊肉, 口味也做成甜食,成就了現今廣為人知的羊羹。

【材 材料】 無毒或有機柑橘(大型4顆;食譜示 範為茂谷柑,大型3顆+小型7顆。)、 醋(2大匙)、水(1100CC,水的計量 基準,以淹過所有的柑橘皮為準)、 砂糖(880克,糖的計量基準,約水 量的8成。) 水羊羹材料 市售白豆沙餡(400克;食譜示範為 雪蓮子豆沙餡,亦可使用紅豆沙餡。 )、君 度 橙 酒(1 大 匙,可 省 略 不 用。)、寒天粉(8克)、新鮮柳橙 汁(300CC)、砂糖(50克,視豆沙 餡的甜度增減。)、水(100CC)

【糖 糖漬橘皮作法】 1、先將柑橘的表皮刷洗乾淨(如 果選擇皮厚粗實的柑橘品種,可 以將粗糙的表皮磨平些)。 2、從底部切開直徑約4∼5公分的 圓洞(可利用圓形模),完整取 出圓形底蓋,再用湯匙將所有果 肉挖出(壓成果汁備用),並清 理果皮內部。 3、取一湯鍋,水煮柑橘皮去除苦 澀味(水量淹過所有的柑橘皮即 可),可加入1大匙的白醋,水滾 後煮5分鐘熄火,倒掉熱水,用 冷水沖洗柑橘皮,並再次清理柑 橘皮內部。 4、同步驟3,再次水煮柑橘皮。 5、取一湯鍋,放入步驟4處理過的柑橘皮、水(水量要淹過 所有的柑橘皮)及砂糖(第一次加入1/3的糖量)一起煮, 煮滾後約10分鐘熄火,讓柑橘皮浸泡在糖水中放涼靜置一 晚。 ◎第二天 將前一天煮好的柑橘皮糖汁,再加入砂糖(第二次加入1/3的 糖量),繼續煮10分鐘後熄火,同樣讓柑橘皮浸泡在糖水中 放涼靜置一晚。 ◎第三天 1、將第二天煮好的柑橘皮糖汁,再加入剩下的1/3砂糖,繼 續煮10分鐘後熄火放涼。

醍 ◎醐養生 ◎

◎第一天

第 卷.第 期

39

1

2、撈起柑橘皮,瀝乾湯汁。(經過3次反覆熬煮,充分浸漬 的柑橘皮,會呈現緊實透明感。) 3、用烤箱低溫(120度)烘烤約1小時(可使用錫箔紙包裹以 防表皮烤焦),使柑橘皮乾燥,減少水氣。

【橙 橙汁水羊羹作法 】 1、將雪蓮子豆沙餡(或白豆沙餡)加水,以小火加熱攪拌均 勻呈滑順狀備用。 2、新鮮橙汁加糖,以小火加熱,再加入寒天粉拌勻,快煮, 沸時關火,並將1之豆沙餡加入一起拌勻。 3、待餡料稍冷卻之後,倒入糖漬柑橘內,確實填滿餡料(避 免切開柑橘時出現空洞),蓋上果皮圓 蓋(稍為輕壓使密合),放入冰箱冷藏 半天。 4、從冰箱取出糖漬柑橘,在柑橘表面 沾裹細砂糖,而後再切片食用。

在地藏院的幸福農禪 活 ◎動報導 ◎

文◎陳綉香

2017年5月22日,是南投縣光 華國小退休老師快樂相聚的日子。 今天不只是一次單純的出遊聯誼 活動,而且是懷著對地藏菩薩大悲 願力的敬意,來到白牆綠瓦的殊勝 三寶地─「地藏院」;透過這次的 參訪,希望每位參與的老師都能虔 誠、歡喜、自在的接觸佛法。

找到心靈的皈依 陳軒主任一直身居穿針引線的 工作,為我們安排了前行工作與意 樂提策。參訪前幾天,已經有五名 「先鋒部隊」到農禪體驗採摘「卍」區的有機蔬菜,希望我 們在品嘗新鮮美味之餘,體會僧團自給自足、尊重大地的友 善耕作方式,及「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百丈農禪修行。 一進山門,巍峨矗立的大殿,一行人先到二樓禮拜全 台最大尊、獨一無二,由整塊檜木雕刻而成的「丈八地藏菩 薩」。地藏菩薩慈悲的雙眼似注視著我們,在歡迎我們的到 來,就好像是回到可以依怙的避風港─「如來之家」;在靜 謐、肅穆莊嚴的大殿,許多遊子找到了心靈的皈依。 一行人來到農禪,大湛、大堪、人航法師和幾十位居 士,無比親切的歡迎著我們。參加這次盛會的,除了光華國 小外,還有台中、草屯、埔里等地區共約五、六十名退休教

95

第 卷.第 期

39

1

育人員,大家齊聚一堂,大湛法師還特別寫了「藏頭詩」、 「智慧偈語」為我們開示:   上橫排: 一日為師 終身為父   下橫排: 尊師重道 依教奉行   直排: 一心清淨學世尊 日日精進天人師 為法忘軀人尊重 師宗相承菩提道 終身力行三皈依 身心一如佛之教 為愍眾生身心奉 父子相投佛子行

96

將佛經融入生活

佛經融入生活,如能持續不斷傳承下一代,就能培養出安邦 定國的英才。此時,老師心中如果有佛菩薩的引導,能依教

活 ◎動報導 ◎

  法師除了勉勵教師誨人不倦的精神外,還勉勵教師要將

奉行,行事不至於偏頗,處事方能自成方圓、有規有矩,在 福田門裡讚美每一個小善行,就能像蝴蝶效應一樣,可以漩 成很大的漣漪。教師如春風般的言行,可以影響學生、家長 與民眾,日子久了,自然能形成一個美善的社會。林鴻傑主 任和王綉珍老師賢伉儷,還以此偈作曲、教唱,藉由樂音將 教師的使命內化,也讓我們度過了一個美好的午後時光。   從言談中知道,法師非常的慈悲,也做了許多弘法利生 的事業,如到台中中興扶輪社、台中東南扶輪社、南投仁愛 之家及各社區敬老崇孝講座;每年在農禪舉辦許多活動, 如母親節、父親節、重陽敬老等孝親活動,及暑期兒童學佛 營、陳綢阿嬤少年家園農禪行……等,法師用許多小故事,

97

第 卷.第 期

39

1

引導與會者知母恩及孝順的重要性;農禪,現已變成教學的 地方。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法師到各監獄弘法,如雲 林二監、高雄監獄、屏東監獄、台東岩灣、綠島監獄……… 等,透過拜懺、抄經、讀經、靜坐等方式,來觸動受刑人最 深層、最柔軟的心,讓他們感受到有佛菩薩、法師的慈悲, 就不會放棄自己,努力地尋找生命的寧靜與春天。

有機蔬食火鍋大餐   近午時分,我們享用了地藏院最高品質的「有機蔬食 火鍋大餐」。多樣化的菜餚、湯品與點心,有皇宮菜、蘿蔔 嬰、四季豆、山蘇、地 瓜葉、絲瓜、玉米、芋 頭、蘿 蔔 和 A 菜 …,都 是法師們揮汗辛苦耕 種的,撲鼻而來的甘甜 味,果然是在慈水澆灌 下長大的時蔬,令人食 指大動呀!在和教育夥 伴的交流中,明白農禪體驗可以增進大地與人們親密的連 結,更加深信「敬天謝地、愛物惜福」的道理。   聆聽法師的法語、品嘗美味的有機餐、和著優雅的樂音 之後,雖然依依不捨,但因為有其他行程,所以,無法一一 造訪館藏豐富的般若圖書館、七佛寶塔和禪林等,只好留待 來日再細細的品味、參觀,也為下一次的相逢留下續篇。希 望再度參訪時,可以很大聲的說:「師父!我回來了!佛菩 薩!我又來了!」

98

歡喜兒新天堂 文◎ 淨綺

活 ◎動報導 ◎

南投啟智教養院參訪記

  六月十四日,今年第2波梅雨鋒面來襲。當天,南投啟智 教養院老師、替代役役男及院生等五十多人冒雨到地藏院農 禪參訪。事前,法師與居士們已佈置了莊嚴又溫馨的會場, 歡迎他們的到來。   梅雨鋒面再度抵 台,時而傾盆大雨,時 而細雨霏霏。會場上, 飄揚的氣球,及為了防 止雨水灌入而在鐵架上 架起的雨傘,別有一番 風味。

99

第 卷.第 期

39

1

  細雨中,遊覽車及復康巴士抵達農禪。居士們撐傘迎於 門前,由教養院老師、替代役役男及居士們一一帶領院生, 經愛心滿滿的菩提道進入會場,安排就緒後,活動於焉展 開。

100

活 ◎動報導 ◎

  大湛法師先帶領大家誦《大悲咒》,以大悲水饒益有 情。天地重孝孝當先,法師以孝道開示道:「臺語諺語: 『生的請一邊,養的恩情卡大天。』教養院裡的老師們猶如 母親,感謝他們無私的付出。」法師還以「母親媽咪我愛

101

第 卷.第 期

39

1

妳,解脫輪迴成佛去」之偈,及孝順小烏鴉卡通等,勉勵大 家需飲水思源,感念母恩。   活動中間,穿插由教養院老師演唱並帶領五位院生表演 「人間有愛」手語歌,院生們其樂融融的表演,博得大家笑 呵呵。表演後,大湛法師送給每位院生一串念珠,期他們能 每天持名念「阿彌陀佛」。   為了讓院生們了解待人接物要謙虛恭敬,對師長要尊 重,由對老師行接足禮,給院生一個初體驗。以一位老師與 三名院生為一組,居士帶領院生們對老師供花、供果及行接 足禮,院生們感覺新鮮,動作雖不熟練,但他們天真可愛的 笑容,讓老師們感到無比的欣慰。   在「南投啟智教養院讚 愛心滿滿童真常住」偈語的教唱 歌聲後,大家享用午齋。活動結束前,大湛法師再以佛陀注 重孝道的意含為大家開示;法師又灑下一批菩提種子。   在天候不佳的情況下,活動辦的有聲有色,大家法喜而 歸。

102

暑期「幸福童子成長園」報導 活 ◎動報導 ◎

文◎覺懺

  人乘佛教導師聖開上人開創慈光山,一生為弘揚人乘佛 教不遺餘力。僧團傳承老和尚「人乘入佛」之理念,日夜精 勤,以期人間淨土之到來。為此,人乘文教基金會暨埔里精 舍規劃「暑期幸福童子成長園」參學活動,安排各種體驗課 程,讓參加的學生,善根早日發芽、成長、茁壯。   7月8日一早,大殿一樓玄關擠滿了報到的人群,熱鬧非 凡。開園時,大觀法師開示:「孝道即是佛道,佛陀為報答母 親恩澤,上升到忉利天為母說《地藏菩薩本願經》三個月。 而地藏菩薩為報母恩,歷經多生累劫發大願心,願盡未來際

103

第 卷.第 期

39

1

要度脫所有眾生離苦得樂。」 法師期勉同學應效法地藏菩 薩,以恭敬心孝順父母,以 大悲心度脫眾生。   接著,學員一起步行到 農禪體驗「動中修」、「作中 學」的修行生活。大湛法師 鼓勵大眾要「福慧雙修」,學 習百丈禪師「一日不作,一日 不食」的農禪精神,將修行與生活結合成一體,達到解行相 應,知行合一,成為一個真正的修行人。而後,法師領眾下 田工作,透過栽種、採收,讓大眾從中體會:「盤中飧,粒粒 皆辛苦。」

104

活 ◎動報導 ◎

  末了,法師開示說:「母親就是活觀音、活菩薩,對孩 子付出的精神是無價的。為子女者,『孝順』,本是天經地 義的事,並引用善導大師集記之《觀經四帖疏》佛教故事, 勸告大眾莫忘:『父母者,三界內最勝福田。』」接著安排了 一系列孝親的活動,讓孩子頂禮父母、長輩,並親手為父母 獻花、獻果、奉茶及行接足禮,讓孩子們感受父母的養育之 恩,從而長養孩子們的孝心。   午後,張清財老師以「玄奘大師的故事」告訴孩子,在 歷史的長河裡,有無數的祖師大德為了眾生的法身慧命、為 了佛法的弘傳,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佛法的延續。因此,面對 經典時,我們要緬懷其為法忘軀的精神,應更珍惜這些得來 不易的法寶。   第二堂課,由徐淑芬、曾利貞老師指導孩子製作轉運球 ;轉運球,代表的是「時來運轉、學業順利、人生圓滿」。   而後,大堪法師領眾禪坐,法師以「淨業三福」期勉大 眾要孝養父母,奉侍師長,發菩提心,廣積福慧,最終必能

105

第 卷.第 期

39

1

成就道業。在大乘禪功暖身後,大家安坐在拜墊上,體驗禪 修打坐的暢然與輕安。   活動結束前,大福法師以《三字經》勉勵大眾:「與人 相處要『曰仁義、禮智信』,而『仁、義、禮、智、信』,是 儒家『五常』,是做人的五種常理,也是維繫人與人之間的 道德準則。」   人乘佛教的十二供杯,各有其表法意義;「種子」,所 代表的是生機、希望。這群大小菩薩來到地藏院,親近善知 識,學佛修行,即是將菩提種子撒於心田裡,這也是為自己 種下來世成佛的礎石。期這顆菩提種子在未來能早日萌芽茁 壯,智慧花開,一切種智圓滿成就。

106

暑期青少年學佛園 文◎釋大耕

活 ◎動報導 ◎

融入環保教育的歡樂一日營

  2017年7月1日,文殊院舉辦「暑期青少年學佛園」活 動,此次名額開放給當地學子。當天,魚池國小尤校長帶隊 前來,還有鄰近國小小朋友也踴躍參加,隊輔們及愛心爸 爸、媽媽,也超熱忱。   為了讓學員不排斥吃素食,特地邀請北部居士負責香積 ;果然,美食當前,尤其是起司粉炒飯,更是讓學員們食指 大動。此次課程,有經書朗讀、生命教育等。(當前毒品滲 入巧克力、糖果、飲料等,吸毒毒癮年齡降到9歲。有位日本 醫生,不相信毒品的可怕,親自嘗試,後來毒癮發作,無法控 制而自殺……。)

107

第 卷.第 期

  下午,特地安排環保教育,(生活中,沐浴乳等清潔用

39

品成份有致癌物,長期使用皮膚吸收形成乳癌疾病。)教導

1

學員自製天然酵素,並贈送給學員結緣,學員們都很認真學 習。最後一堂課,是學員精彩感性的心得分享。

愛心爸媽的成就與感謝 文◎黃紅華     接 到 大 耕 法 師 的 電 話 邀 請, 原本只是要找佩琪及柏瑞去當小隊 輔,當下我很興奮的自告奮勇要去 當愛心媽媽。

   6月30日提前報到,法師交代 我製作禮品上裝飾的花朵及黃領巾 的結法,感謝3C產品的便利,讓我 順利從網路上現學現賣,終不負使 命。晚上,春合居士及小隊輔,在一 陣的嬉鬧下,開心完成了黃領巾結, 免去了隔天手忙腳亂的局面。

    一 大 早,愛 心 爸 媽 及 小 隊 輔 們,由生澀到熱絡,充分發揮熱誠 的團隊精神,順利迎接小隊員們入 場。當天的授課教師,各個專業得

讓 人 折 服。讓 我 印象 深 刻的 是 抱 病的隊輔長,一站上台,專業的氣 度 完 全 鎮 住 全 場,瞬 間 讓 我 變 成 粉絲。看到隊輔長及老師們在拍合 照,我硬是湊上一角,哈哈!整體的 課程安排,緊湊、詼諧,寓教於樂, 學員們都很歡樂的投入。

   整個活動讓我最難忘的是輔導 一位不受控的小學員,沒想到小小 年紀力氣大,為了制止他出走,我 竟被拖著走,最後請來家長協助, 才 發 現 原 來 是 睡 眠 不 足 鬧 脾 氣, 只好請爸爸先帶回家,跟小朋友約 定,睡飽了還要再來。10點30分, 看見他神采奕奕,高高興興加入團 隊,直到最後,只有他一個小隊員 幫忙把拜墊歸位,真是個可愛的小

108

  此次,評分員為了鼓勵學員,每隊都給滿分。但,學員 活 ◎動報導 ◎

長司儀賣關子,未按照順序頒獎,而是看哪一隊的隊呼最有 團隊精神,即優先頒獎。因此,每一隊皆使出渾身解數,不 同的聲音及動作,讓頒獎儀式達到最high的氛圍,效果特彰。

菩薩。

  感謝僧團法師及幫助前置作

    最 讓 我 驚 喜 的 是 佩 琪,真 的

業的居士們、專業的老師們、小隊

是女大十八變,原先那個彆扭的小

輔、愛心爸媽,辛苦了!有您們無

妞,現在也能當學員長,雖有不足

私的奉獻,暑期學佛園才能順利圓

之處,但第一次能有這樣的表現,

滿成功。感恩!與佛同在。

真是以她為榮。

109

第 卷.第 期

39

1

浪子回頭的感恩 文◎淨悅

  這已是多年前的一段往事,記得當天從文殊院朝山回 來,雖已過了好幾天,心情還是無法平靜下來,晚上躺在床 上一直睡不著,於是起來寫下感想。十九日,當天中午到達 後,先幫忙整理大殿,及山門口前種種雜事,雖然有點累, 但心中的興奮是難以形容的,感覺就像家中在辦喜事一樣。 莊嚴肅穆的大殿,讓人清涼自在的環境,好像流浪在外多年 的浪子回到故鄉,見到故鄉的成就而發自內心的歡喜。   朝山時,內心真誠的懺悔,一路跪拜,一點也不覺得 累。佛像安座法會前,住持法師開示,提醒四眾弟子要一條 心,不要辜負師父上人提倡的人乘宗風,希望四眾弟子道心 增長。說到師父上人開山的艱辛,及過去種種,住持法師已 是熱淚滿眶,這就是所謂的有情世界吧。在安座法會的莊嚴

110

氣氛下,更是讓我心中充滿了感恩。更感恩僧團法師時常舉 辦居士共修課程,及常住大莊法師在講堂共修時苦口婆心的

的習性,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佛弟子。十年了,一路走來,就 像剛學走路的小孩,雖然學的很慢,爾後一定更加努力,在

菩 ◎薩行處 ◎

叮嚀,讓我這個不成材的弟子才能慢慢地一點一點改掉不好

道業上精進,以報法師的法乳之恩。   回想起十年前的我,真是慚愧。生於鄉下的我,是家中 的老大,因家境貧窮,十幾歲時就要打零工幫忙家計、照顧 弟妹,所以很早就出社會工作。然而,受大環境的影響,我 竟養成了自大好強、傲慢、永遠不服輸的個性,不管是在娘 家或是在婆家,永遠都是以老大自居,給家人帶來極大的苦 惱,自己也不快樂。感恩921大地震的因緣,蔡澤生會長伉儷 帶我上慈光山,接引我皈依三寶,才有浪子回頭的機會。   願慈光山四眾弟子能以師志為己志,共同一心,讓人乘 宗風的法船,廣度更多的浪子回到如來之家。祝福大家吉祥 光明,與佛同在,阿彌陀佛!

111

第 卷.第 期

39

1

無患子 文◎智潭

春風搖曳著初春的氣息 一夜風雨 讓妳靜靜的躺在泥地上 獵人無情的斬斷 母女相連的臍帶 一種酣睡過後的惺忪感 就像一朵飄泊的雲 我將妳輕輕的拾起 放在母親的腳跟下 透過新芽的樹梢 妳45度角凝視 屬於春的腳步 冀望著永恆的黎明

某日清晨路上發現遍地無患子葉,撿拾放置樹下有感。

112

菩 ◎薩行處 ◎

113

第 卷.第 期

39

1

師父上人法語(29) Excerpts from Master’ s saying on the Buddhist dharma(29) 翻譯:蔡澤生、Judy Chen

185.一個出家人,首先要做到心境如如,威儀具足,和 氣待人,謙虛有禮,慈悲為懷,智慧的言談,闡揚佛 理,常樂我淨,以修諸功德而莊嚴身心。 Being a monastic, first of all you have to remain your mind unmoved and dignity in conduct, deal with people kindly and amiably, behave in good manner and humble gesture, bear a merciful mind, and build up a capability of wisely and preservative talk to propagate the Buddhist dharma, so as to cultivate all kinds of virtues to have solemn appearance and mind.   英文語法與中文不同,所以,翻譯時斟酌文辭的意 義,以適當的動詞加以連結而成一個完整的英文句子。   而為了維持句子的簡潔,一些名詞以簡要的翻譯為 之。例如「心境如如」,簡譯為remain your mind unmoved ;「威儀具足」,簡譯為dignity in conduct;「慈悲為懷」, 簡譯為bear a merciful mind。   「常樂我淨」,則予以跳過沒有翻譯。一者,未完全了 解其意;二者,翻譯起來很長,避免句子過長。

186.情,有親情、道情、感情、愛情……。六根所感, 謂之感情。有感情,要無煩惱,就要有覺。 Sentiment could be in many ways such as natural affection

114

  「覺」的翻譯,此處特別加上intellectual。   「煩惱」,本來用vexations,名詞;後來查了英漢辭

佛 ◎學英文教室 ◎

for one’ s family, affection among the monastics, personal af fection, romantic love, etc. they are the personal feelings from the six sense roots. If you want no vexing over personal affection, you’ ve got to have intellectual awareness.

典,改為vexing,動名詞,意思為「為感情而煩惱」。兩者 都可,差別有限。

187.你是不是法器,就要看你是否沉得住氣,經得起磨 練,經得起考驗。 Whether you are able to qualify or not as an instrument for the dharma spread depends on the conditions if you can keep equanimity, go through hardships and tribulations, and endure the trials, bear the ordeal or not.   「是不是法器」,翻譯時先將意思展開為「有沒有資格 成為法器」,英文用動詞qualify。   而「whether……or not」的or not,則放在qualify之後。

188.學佛,就是要修覺性;覺性現前,才能自覺覺他。 Learning from the Buddha, you have to cultivate the awareness. Only when you have awareness can you have enlightenment in yourself and help others get enlightenment.   「學佛,就是要修覺性。」其中「就是」,稍微變通翻 譯為you have to,而不是單純用is。

189.修行好比走路一樣,走一步要捨一步,若是不捨的 話,就永遠不能前進了。

115

第 卷.第 期

39

1

Practice of the Buddhist dharma can be compared to walking; you walk one step forward and leave the step behind or you will never move on. 190.對愚癡的眾生不能起對立心,要善待他,並以智慧 開導他。例如狗子,你兇牠,牠會反咬你一口;你若 給牠包子,牠就搖尾巴。所以,度眾生,要了解眾生 的心。 Do not set a mind against anyone who you think is stupid, you have to treat him kindly and explain and convince him with wisdom. Take a dog for example, if you treat it brutally, it may turn around and bite you. If you feed it food it will swing its tail. Hence, you’ ve got to understand all beings’mind if you want to rescue all beings to reach the other shore of salvation.   「愚癡的眾生」,翻譯時擴充為「你認為愚癡的人」。

191.真懺悔,是不犯同樣的過失;懺悔後又犯,就不是 真懺悔。 Repentance means you feel sorry and vow not to repeat the same or similar wrongs. If you do the wrongs again of what you repented, it is not a real repentance.   翻譯時把「不犯同樣的過失」,放在懺悔的解釋中。而 「同樣」一詞,翻譯時稍加擴充為相同或類似。   「懺悔後又犯」,意思展開為又犯了所懺悔的過失,而 據以翻譯。

116

慈 ◎光之聲 ◎

117

第 卷.第 期

39

1

頒發一○六年度中小學畢業生獎助學金

光明永遠照耀著你 文◎果穗

  光陰荏苒,路旁黃澄耀眼的阿勃勒花隨風搖曳生姿,彷 彿訴說六月畢業季節又來臨了,許多學子即將完成一階段的 學業,邁向另一個學習的里程。為獎勵他們過去可圈可點的 表現,給予更多的祝福,和期勉他 們在新學習的歷程中,再接再厲, 勤勉向學,財團法人慈光山佛教基 金會於埔里、魚池地區各級學校頒 發一○六年度中小學校應屆畢業學 生獎助學金。今年共有191位學生 得到這項鼓勵,分別是高中41人、

118

慈 ◎光之聲 ◎

國中67人、國小83人。   人生是不可能永遠平步青雲、一帆風順,法師於典禮 中期勉學子應記取父母師長的教誨,在未來生命中,立定志 向,腳踏實地努力付出,更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親近 善知識,遠離惡知識,以四正勤不斷精進,充實自我。即使 遇到困難,也能勇於面對、承擔,把每個困境轉化作自己成

119

第 卷.第 期

39

1

長的養分,改進缺失、堅持到底,相信定能創造出屬於自己 的天地。 從過去到現在,陽光始終照耀著大家, 我們也一起為迎向陽光而努力, 未來我們還要各自走完屬於自己的路程。   是的,畢業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嶄新的開始,未來仍 有許許多多的課題等待著大家去經歷和完成。在這陽光燦爛 的六月,我們滿懷著信心與希望,一起與孩子向前邁進,祈 祝陽光永遠守護著這群學子,期在光明的庇佑中,讓他們皆 能演繹出一首首永無後悔的生命樂章。

120

慈光山人文獎 一、緣起 慈光山人乘寺聖開老和尚畢生弘揚佛教真理,提倡淨化人心,為

慈 ◎光之聲 ◎

106年度大專學生獎助學金申請辦法

紀念其行誼與德澤,鼓勵大專學生深入佛學研究,提升人文素 養,省思生命意義,確立人生目標,財團法人慈光山佛教基金會 特設立本獎助學金。

二、申請資格 凡就讀國內公私立大專院校及研究所肄業學生(不含大一新生、 在職專班、進修部、空中大學、社區大學學生),上學年學業成 績平均八十分以上、操行八十分以上或無違規記過紀錄,依規定 提出一篇文章者。 清寒學生需檢具低收入戶證明,學業成績得降低五分。

三、獎勵名額及金額 大學組每名壹萬元,研究所組每名壹萬貳仟元。名額依文章成績 及有關資料決定。

四、文章內容事項 1.文章題目:各組別區分以106學年度學籍為準。 (1)大學組:閱讀聖開老和尚著作(A)《佛說善生經白話講》、 (B)《分別善惡報應經白話講》,任選一書,書寫二千五百 字以上讀後心得一篇。閱讀書籍請至慈光山資訊網「http:// www.zgs.org.tw」下載。 (2)研究所組:八千字以上專題論文,試論:「大乘菩薩如何 修學般若法門」。 2.文章須未曾得獎及發表者,亦不得一稿數投、冒名頂替、抄襲 他人或妨害他人著作權。凡違反以上情事,經查明屬實,立即 取消申請資格,如已得獎,則追回獎學金和獎狀,法律責任亦 由申請者自行負責。

121

第 卷.第 期

39

1

3.引用藏經或他人資料,須以引號標記,並註明出處。文末須附 參考書目。文中有關其他學科之專門術語,亦須解說或附註。 4.請以中文word檔繕打,列印於A4紙張,並請自留文章電子檔 案,以備得獎錄取,刊載之用。 5.得獎作品版權歸屬本基金會所有,並擇優發表於《人乘佛 刊》,或視情形結集出版,不另付稿酬。

五、申請文件 1.申請表一份。 2.完成106學年度上學期註冊手續之學生證正反面影本一份。 3.105學年度上、下二學期成績單下二學期成績單、操行成績或 獎懲紀錄證明正本各一份。 4.閱讀心得或指定論文之文章列印二份。 5.申請清寒類者,請附戶籍謄本和低收入戶證明。

六、申請期限 自106年9月1日至9月30日止(郵戳為憑),逾期或資料不齊全 者,恕不受理。

七、申請手續 1.申請表格請向慈光山人乘寺各分支道場領取或至慈光山資訊網 「http://www.zgs.org.tw」下載,並請親自簽章。 2.申請文件請寄「55541南投縣魚池鄉東池村東興巷24-8號,財團 法人慈光山佛教基金會」,信封請註明「申請大專獎學金」, 聯絡電話:049-2896352、2896025。 3.不論錄取與否,所有申請文件均不退件。

八、頒獎事項 得獎名單於106年11月底公布於慈光山資訊網,另專函通知得獎 人至就近的慈光山人乘寺分支道場領獎。受獎學生必須親自領 獎,不得委託他人代領。

九、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訂並再行公布。

122

慈 ◎光之聲 ◎

123

第 卷.第 期 39

1

124

201709.pdf

... 法皆能如意滿足,趣向. 寂滅之道。」因此,本期專題討論的《四如意足》,亦. 是行者不該忽略,且應慎重修習的課題。 Page 3 of 128. Main menu. Displaying 201709.pdf.

11MB Sizes 22 Downloads 276 Views

Recommend Documents

No documents